最关键的一笔标注着:“压制#陈厨神治愈失眠#话题”,打款时间是昨晚23:17,正好卡在余昭昭直播冲进热搜前十的节骨眼上。
陈砚舟摸了摸腕上的银汤勺挂饰。
他记得这个时间。
昨晚赵德利办公室里,豆腐脑显影的第一个通话时间,就是23:17。
他调出外卖系统的Ip日志交叉比对。那笔打款的发起终端,Ip地址和赵德利办公室的备用路由器完全一致。设备型号、信号频段、登录时间,严丝合缝。
汤面上的数据图转得越来越急,最后凝成一张完整的资金链全景。境外→水军公司→短视频推流→热搜压制,环环相扣。
他把摄像头对准汤锅,开启同步投屏。
大屏幕上,图表清晰得刺眼。
余昭昭走进厨房时,正看见这一幕。她没说话,靠在灶台边看了很久。
“他们想让所有人都觉得,是我们在编故事。”她说。
“但他们忘了。”陈砚舟舀起一勺汤,“人信什么,就会留下痕迹。吃饭的痕迹,睡觉的痕迹,转发的痕迹。”
他把汤倒进保温桶,贴上标签:“扩散高汤·首份证据”。
余昭昭低头看着手里撕坏的香囊,轻轻把它抚平,仔细夹进随身带的日记本里。
外面的订单还在不断增加。新打出来的小票一张接一张,每张末尾都被人手写添上一句:“香囊碎片,随餐附赠——来自一个睡得着的夜晚。”
陈砚舟拿起通讯器,按下许铮留下的频道。
“信号源稳住了。”他说,“可以传给唐绾了。”
通讯器那头传来哒哒的按键声,接着是文件上传的进度提示音。
他转身回到灶台前,又添了一瓢水。
汤还在滚。
新的光点正在水面上聚集。
突然,一条异常数据跳出来:同一个Ip,十分钟前再次登录,试图远程删除水军公司的合同记录。
动作刚完成,就被系统拦截。
因为所有操作日志,早已通过每一份“扩散高汤”的订单,同步备份到了五百个分散的终端里。
包括警局食堂、医院值班室、学校教师办公室……全是普通人的手机。
那些人不知道自己参与了什么,只知道这家店的汤好喝,喝了心里踏实。
陈砚舟看着屏幕上跳动的拦截提示,嘴角微微一动。
他拿起笔,在订单本背面写下一串号码。
这是刚才那个Ip关联的财务人员的手机号。
还没写完,余昭昭的手机响了。
她看了一眼,脸色顿时变了。
“赵德利的人联系我经纪人。”她说,“要买断香囊话题,开价五千万,要求立刻签合同。”
陈砚舟停下笔。
他把写好的号码撕下来,放进汤锅边的滤网里。
汤气一熏,纸片慢慢卷曲,字迹融化在水汽里。
水滴落进汤中,漾开一圈涟漪。
涟漪中心,浮现出一个新的数据点。
指向下一个隐藏的账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