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子弹里的秘密(1 / 2)

沈君瑶那条沾血的围裙刚送回来,许铮还没来得及说话,陈砚舟已经转身往手术室方向走去。走廊尽头的门刚开一条缝,主治医生端着托盘走出来,里面躺着颗带血丝的子弹,像颗煮得过头的黑豆。

“取出来了。”医生擦了擦汗,“口径小,角度刁钻,幸好没伤到脊柱。按程序要移交证物科,你们别打什么主意。”

陈砚舟点点头,伸手就要接托盘。

“你干什么?”医生下意识往后一缩。

“祖上传下来的规矩,验器。”他咧嘴笑了笑,“老物件沾了人血,得用糯米、艾草和铜钱压一压邪气。不然做菜的时候锅会炸。”

医生皱眉:“这都什么年代了还信这个——”

“不信你看。”陈砚舟指了指自己手腕上的银汤勺,“刚才那锅粥突然冒泡,就是它感应到了凶器。要不我现在就给民俗协会打电话,请他们派专家来鉴定?”

医生愣了下,看了眼那把旧勺子,又看看子弹,犹豫片刻,终于松手:“十分钟,多了不行。”

托盘一到手,陈砚舟指尖轻轻贴上弹头。心味系统无声启动,不是看,不是听,而是“尝”——金属表面残留的能量顺着神经直冲脑海:一股铁锈混着机油的味道,底下压着淡淡的檀香,还有……一丝熟透的桂花糕的甜腻。

他眼皮轻轻一跳。

这味道他记得。三年前父母出事那天,赵德利来“慰问”,手里提着一盒点心,包装上印着“ZL-9”字样。当时他嫌太俗没吃,可那股甜腻的桂花香,却一直留在记忆里。

系统数据缓缓浮现:

弹壳底部微雕编码:ZL-9

制造源:赵氏地下靶场专用弹药库

流通记录:零(未登记民用\/警用渠道)

这不是警用子弹,是私人订制的。

许铮凑过来,压低声音:“看出什么了?”

“看出他今晚这顿饭是吃不踏实了。”陈砚舟把子弹放进随身带的保温汤罐,拧紧盖子,“赵德利马上要在市政府开‘食品安全表彰会’,说自己管得好,百姓吃得安心。咱们去给他加道菜。”

“你疯了?那是政府公开活动,没有邀请函连门都进不去。”

“谁说要闯了?”陈砚舟拍拍汤罐,“我这是送营养餐。沈警官重伤初愈,需要补充元气,医生建议多吃点含金属元素的老火汤。我已经让前台写了申请单,合法合规。”

许铮盯着他看了两秒:“你从哪弄的申请单?”

“沈队昏迷前签过一份通用补给授权书,用途写的是‘特殊膳食支持’。”陈砚舟眨眨眼,“我没改一个字,只是……把它用在了最合适的时候。”

两人快步穿过医院后巷,雨还在下,不大不小,刚好遮住监控视角。许铮一边走一边翻看手机里的医院安保交接录像。

“证物交接有三分钟盲区。”他说,“从手术室到警务通道,摄像头正好被保洁车挡住了。”

“够了。”陈砚舟点头,“十分钟借用期,我们实际只有七分钟能动手。得赶在他上台致辞前到。”

市政府大楼前已经铺开红毯,礼宾车一辆接一辆停靠。大屏幕上循环播放着宣传片,赵德利穿着笔挺西装,笑容满面地宣布:“我市食品安全合格率连续三年百分之百,市民满意度创历史新高!”

陈砚舟拎着汤罐,跟着后勤人员从侧门进了后厨。这里忙得团团转,厨师们正围着一口巨型砂锅炖鸡汤,说是为领导特制的“养生滋补汤”,加了十年老参和野生菌菇。

他走到灶台边,不动声色地打开保温罐,手指轻轻一弹,子弹滑入汤中,沉底无声。

就在那一瞬,心味系统自动激活“罪证具现化”模式。

汤面先是轻微晃动,接着蒸汽升腾,不再是寻常白雾,而是凝成一道道细密光纹,在空中交织成行行数据流——

【批文编号FSA-207】

同意将西郊七号仓b区废弃油脂转为“饲料原料”使用

签字:赵德利

日期:三年前雨夜当晚

【银行流水截图】

账户名:宏昌食品有限公司(空壳)

收款方:王虎控制账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