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安神粥的星途(1 / 2)

米粒在砂锅里轻轻翻滚,发出细密的咕嘟声。陈砚舟收回望向街对面的目光,低头看着锅里的粥。蒸腾的水汽濡湿了他额前的碎发。

余昭昭还站在原地,手里捏着那两张被退回的门票,脸上的表情介于气恼和无奈之间。你这人怎么这样?她的声音略微拔高,我又不是故意的!公司那边的流程我也管不了那么多——

你能管的。陈砚舟打断她,掀开旁边一个陶罐的盖子,抓出一把泡好的笋干,你只要说一句话,他们就得停。

她张了张嘴,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身后传来窸窣的脚步声,几个工作人员模样的男女围了上来,有人低声交谈,有人拿出平板准备记录,还有人皱着眉打量这间不起眼的小店,眼神里写满了耽误时间的不耐。

陈砚舟没有理会他们,只是专注地将笋干切成细丝,撒进粥里。接着从柜子里取出几包密封的小袋,分别倒出些许粉末:潮州陈皮、兰州百合碎、成都花椒粉......每样只用指尖轻轻捻起一点,像撒盐般均匀地洒入粥中。

余昭昭忍不住凑近:你这是做什么?准备巡演纪念礼盒吗?

不是。他头也不抬,是在画地图。

她愣住了。只见他端起一只白瓷大碗,手腕轻转,先铺一层薄薄的粥底,再将不同产地的食材按顺序排列,弯弯曲曲连成一条线——正是她下个月全国巡演的城市路线。

成都、重庆、长沙、杭州、广州......每一站都用当地特产标记,清清楚楚。

你看,他指着那条由味道连成的路线,你走的每一步,我都认得。

围观的助理们交换着困惑的眼神。有人小声嘀咕:这不是营销策划该做的事吗?

陈砚舟置若罔闻,只是将最后一勺热粥浇上去,轻轻晃了晃碗。香气顿时弥漫开来,带着淡淡的甜和暖意,像是深夜归家时厨房里亮着的那盏灯。

余昭昭盯着那碗粥,忽然觉得喉咙发紧。她下意识想伸手去接,却被陈砚舟拦住了。

别急着喝。他说,这粥不是为了填饱肚子,是为了安抚心神。

什么意思?

他没有回答,只是静静注视着粥面。一秒,两秒,三秒过去——

粥面上,几点微光悄然浮现,像是夜空中初现的星辰。接着,光芒渐亮,在三个城市的位置格外明显:长沙、广州、青岛。那里的笋干细丝开始泛红,如同烧热的铁丝。

余昭昭睁大眼睛:这......这是什么?荧光剂?

是预警。陈砚舟语气平静,你团队签的外包餐食合同里,藏着三家空壳公司;长沙站临时加场,场地其实是地下钱庄的掩护;青岛那一站,厨师名单上有王虎手下刀疤六的化名。

她猛地抬头:你在开玩笑吧?

粥从不开玩笑。他指了指那三处红光,它知道哪些地方不能去。你也该想想,为什么每次巡演结束后,第二天总有人说食物中毒,却查不出原因?

她的手慢慢攥紧裙角,指节泛白。脑海中闪过最近几次演出后台的画面:经纪人递来的便当无人问津,安保人员集体腹泻,她在化妆间呕吐了两次,医生说是压力太大。

原来不是压力。

他们是想用我的名字洗钱?她的声音轻得几乎听不见,拿我的饭,害别人的命?

陈砚舟没有点头,也没有否认。他舀起一勺粥,轻轻吹了吹,递到她唇边。

先喝一口。

她迟疑片刻,低头啜了一口。

温热的粥滑入喉咙,一股说不出的安宁顺着食道蔓延开来。紧接着,记忆如潮水般涌来——

小时候,她趴在厨房窗口,看妈妈一边搅粥一边哼歌。灯光昏黄,瓷砖缝里积着油渍,可那碗白粥冒着热气,香得让她想哭。妈妈回头笑着说:昭昭啊,做人要吃得安心,唱得踏实。不然台下掌声再多,心里也是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