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没有擦拭。
接下来呢?她问。
你说呢?他反问,你是记者,我是做饭的。该发布消息的是你,不是我。
可平台还在封锁内容。
那就换个方式发布。他从灶台底下抽出一张A3纸,刷刷画了几笔,做成九宫格,配上简短的标题,扔进本地生活论坛。别署名,只留一个二维码,扫描后才能看全图。
二维码?
链接指向阿阮的服务器。他笑了笑,反正他们封不完所有入口。当人们想看真相的时候,连菜市场的公告栏都能成为热搜榜。
她盯着那张草图,忽然轻笑一声:你挺懂得玩舆论战的,不去当策划真是可惜了。
我只会做一道菜。他打开灶火,有人等这口汤很久了
她深吸一口气,掏出手机连接笔记本,插上备用U盘开始导出文件。屏幕亮起的那一刻,她看到文件夹的名字是:心味备份——给唐绾。
她的眼眶有些发热。
没有哭出来,但心跳平稳了许多。
陈砚舟。她忽然叫他的名字。
如果......我是说如果,这次又被压下去,你还相信我们能赢吗?
他正往锅里倒水,闻言停下动作,看了眼墙上还在滚动的影像,又看了眼窗台上那片闪着微光的碎玻璃。
不相信。他说,但我相信会有人一直捡起碎玻璃,直到拼出整片天空。
她点点头,开始编辑第一篇帖子。
标题她想了三分钟,最终敲下八个字:铅块入库,副市长亲临。
发送键按下的那一刻,餐馆外传来快递车启动的声音。
她刷新页面。
五分钟后,第一条转载出现。
十分钟后,三条本地论坛同步推送。
二十分钟后,评论区炸开了锅,有人认出了车牌,有人扒出了运输公司的背景,还有退休质检员留言:这种铅锭根本不能接触食品!
陈砚舟没有看手机,一直在煮粥。
米粒渐渐开花,香气弥漫开来。
唐绾站起身,走到墙边,伸手轻触投影中的画面。温热的。像是刚刚冲洗出来的照片。
她回头看他:下一步,我要把这组照片登上报刊头版。
随你。他舀起一勺粥,轻轻吹了口气,只要别把我写成幕后军师。我只想安安心心做个厨子。
可你明明不止是个厨子。
所以我才更要守住这个身份。他把粥倒进碗里,递给她,来,尝尝今天的清醒粥
她接过碗,喝了一口。
不是甜的,也不是咸的。
是一种......能把脑子里纷乱的线索一根根理顺的味道。
她放下碗,忽然说:谢谢你没有抢我的胶片。
抢了就没意义了。他说,信任不是抢来的,是碎玻璃拼出来的。
她笑了,这次没忍住,眼角有些湿润。
她转身继续工作,手指在键盘上飞快地敲击。
陈砚舟回到灶台前,默默地把那块嵌在薄荷盆边的碎玻璃又往土里按了按。
光线从上面掠过,一闪,像星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