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
“是你捕捉到的光。”他拧干抹布,水滴答落进桶里,“我只是借了口锅,热了顿饭。”
唐绾愣住了。
陈砚舟抬手,指向墙上那片由碎玻璃折射出的星图。光点零散,却连成一片,映在斑驳的墙皮上,像一群不肯闭上的眼睛。
“你看,”他说,“每一个光点,都是一个还记得善良的人。他们才是真正的快门。”
唐绾凝视着那片光影,忽然觉得鼻尖发酸。她猛地转身,打开电脑开始整理照片顺序,调整色阶,添加水印。键盘敲得飞快,像是生怕慢了一秒,光又会被人夺走。
打印机嗡嗡作响,一张张证据依次输出。
陈砚舟坐在灶台前,抽完最后一口烟,把烟头摁灭。锅里还剩点底粥,他掀开锅盖看了看,米粒泡得软烂,表面凝着一层薄薄的米油。
他没倒掉,而是重新坐回椅子上,双手搭在膝盖上,目光落在那堆碎玻璃上。
天快亮时,阿阮回来了,脚步轻快。
“成了。”她把手机递过来,“数据中心内部论坛炸锅了。有个程序员匿名上传了原始数据包,还附了句话:‘我奶奶也是这么炒饭的。她说,做人要对得起挨过饿的人。’”
唐绾抬起头,眼圈泛红,嘴角却微微上扬。
“他还撤回了所有封锁指令,包括跨平台同步的黑名单。现在我们的照片,已经在五个本地论坛悄悄冒头了。”
陈砚舟点点头,没说什么。
阿阮瞥了眼墙上的光影,忽然说:“你们发现没有?这些光点……排得好像越来越整齐了。”
陈砚舟顺着她指的方向望去。确实,原本杂乱的光影,此刻隐隐连成几条直线,交叉处汇聚成一团亮斑,像夜空中某颗执拗的星。
“许是角度变了。”他说。
话音刚落,门外传来第一声自行车铃响。
接着是第二声,第三声。
有人开始清扫店门前的落叶,早点摊支起来了,油条在锅里翻滚,香气顺着门缝丝丝缕缕地钻进来。
唐绾合上笔记本,深吸一口气:“接下来,该让全城都知道了。”
陈砚舟站起身,走到灶台前,重新点火。
“先煮锅新粥吧。”他说,“待会儿肯定有人要来讨个说法。”
水渐渐沸腾,米粒在锅里翻滚,咕嘟咕嘟地冒着泡。
他拿起汤勺,轻轻搅动。
勺底那四个字——“心味永传”——在氤氲的蒸汽中若隐若现。
门外,晨光斜斜地切过街道,落在那堆碎玻璃上。
光点轻轻跳跃了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