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德利一言不发,猛地转身朝外走。
临上车时,一阵风掀开他的西装袖口,那块油渍在日光下泛出诡异的黄绿色,像埋了多年的尸油重见天日。
车门“砰”地关上,车队疾驰而去。
陈砚舟站在店门口,望着远去的尾灯,指尖轻轻摩挲腕上的银汤勺。
系统提示在脑中响起:
“毒素中和完成度100%。”
“污染源标记锁定:赵德利,关联账户十七个,资金流向涉及码头重建、食品检测中心、环保审批科。”
“建议下一步:激活‘记忆回溯’,追溯三年前车祸当晚通话记录。”
他没动。
只回身走到灶前,将那碗未喝完的解毒汤倒进回收桶。
汤水泻入下水道的刹那,桶壁浮出一行细密数字——系统生成的证据链哈希值,已同步加密上传。
许铮从后厨转出来,低声问:“他们还会来吗?”
“一定会。”陈砚舟拿起锅铲,在空锅里轻敲两下,“但下次来,得带真凭实据,而不是一副藏了摄像头的眼镜。”
许铮点头,忽然想起什么:“唐绾刚来信,说市政府今晚有闭门会议,议题是‘心味餐馆异常舆情处置方案’。”
陈砚舟嘴角一弯:“让她进去。”
“她没通行证。”
“那就让她的相机,从通风管道钻进去。”
许铮一怔:“这能成?”
“不成也得成。”陈砚舟拧开煤气阀,火苗“轰”地燃起,“他们以为权力能捂住真相,其实啊,一道菜的工夫,就够把他们的脸皮扒下来。”
他抓起一把葱花,撒进锅里。
“滋啦——”香气冲天而起。
客人陆续进店,有人指着仍在循环的屏幕问:“老板,刚才那官儿是不是栽了?”
“谁知道。”陈砚舟翻炒着锅里的菜,头也不抬,“汤是真的,影像是真的。剩下的,交给老百姓琢磨吧。”
那人嘿嘿一笑:“我就说嘛,你这店能挺到现在,靠的可不光是手艺。”
陈砚舟咧嘴:“当然,还有他们没擦干净的袖口。”
正说着,门口光影一暗。
一个穿灰工装的男人探头探脑跨进来,摘下帽子,露出那张熟悉的疤脸——是刀疤六。
他搓着手,有点局促:“那什么……您这儿还招后厨清洁工不?管吃住就成。”
陈砚舟瞥他一眼,又低头看锅。
“先去洗三遍手,再把昨天那批豆腐搬进来。”
“好嘞!”刀疤六转身就往外冲,差点撞上门框。
许铮望着他背影,忍不住笑:“这哥们,真打算从良了?”
“人嘛,”陈砚舟颠了颠锅,“只要开始怕辣了,就还有救。”
他盛出一盘菜,搁在前台保温。
油光润亮,香气扑鼻。
就在这时,店内电子屏忽地自动切换——
一只老式胶片相机正缓缓推过某扇办公室门缝,镜头穿过百叶窗隙,对准会议桌中央的文件。
标题清晰刺眼:
《关于永久关停“心味餐馆”的联合行动预案》
签字栏首行,那个名字赫然在目——
赵德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