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看发现,她发图时锅盖关着,但蒸汽走向说明还在熬!这人品没话说!】
唐绾手指往下滑,越看越沉默。
一条高赞评论写道:“原来明星也会累,也会想家,也会半夜饿着不敢睡。”
她抬头看向陈砚舟:“你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
“意味着明天早上,这条巷子会堵死。”他拧小了火,盖上锅盖,“还有,你的那些同行,怕是要倾巢出动了。”
“不止是记者。”她的语气严肃起来,“赵德利倒了,王虎也消停了,现在全城都在找‘那个味道’。你这儿,成了唯一的出口。”
陈砚舟没接话,只是把手搭在锅盖上,感受着那股温热的蒸汽慢慢渗透出来。
这时,余昭昭抬起头,眼睛还红着,眼神却清亮了许多。她把空碗轻轻放在桌上,说:“我不走了。”
“你经纪人会把你拉黑的。”唐绾提醒她。
“拉黑就拉黑吧。”她笑了笑,带着点涩意,“反正也快解约了。他们只关心我怎么营业,没人在乎我累不累。”
“那你留下来做什么?等着粉丝来打卡?”
“等下一碗。”她说,“我想知道,除了奶奶,我还能梦见谁。”
陈砚舟看了她一眼,转身从柜子里取出一只粗瓷碗,仔细擦干净,摆在她面前。
“明天这个点,还有一锅。”
“必须加陈皮!”她急忙说。
“随你。”他往灶膛里添了根柴,“但别指望回回都有奇迹。”
“这不是奇迹。”她摇摇头,“是……被我忘了的东西,又回来了。”
唐绾默默把胶卷收进包里,没再提报道的事。她喝掉最后一口凉粥,忽然说:“我明天带我妈来。”
“她胃不舒服?”
“她什么都不说,但从来不吃别人做的饭。”唐绾顿了顿,“也许……你能让她开口。”
陈砚舟点了点头,没多问。
店外天光已经大亮,巷子口传来早点摊支棚子的动静。一辆送菜的三轮车停在门口,老板探头问:“心味餐馆,今天的米还要不要?”
“要。”陈砚舟走出去签单,顺手接过两袋新米。
回来时,围裙口袋里的手机震个不停。他掏出来一看,微信已经卡得动弹不得,未读消息的红点从99+一路跳到“999+”。朋友圈全是转发:
【已经打车在路上了!】
【从杭州飞过去,落地直接冲!】
【我妈说了,只要能睡着,跪着喝都行!】
他滑到最上面,看到余昭昭那条动态
【刚到巷子口,三百多人排队,警察都来维持秩序了!】
【前方直播:队伍排到第三个路口了!】
【有人带了保温桶,说要打包回去给住院的老爸!】
唐绾凑过来看了一眼,倒吸一口凉气:“你完了。”
“我没想躲。”他把手机屏幕朝下扣在灶台上,跳动的火光照着他的侧脸,“粥还得熬,人总会来。”
余昭昭还抱着那只空碗坐在那儿,像守着什么宝贝。唐绾收拾好东西准备离开,临出门前回头问:“你打算怎么办?”
“怎么办?”他掀开锅盖,热气扑面而来,“一勺一勺,接着煮。”
话音刚落,门帘又被掀开了。
一个穿着西装的男人挤进来,额头上都是汗,手里举着麦克风:“陈老板!我是《都市快报》的!请问您对‘顶流吃粥事件’有什么看法?”
陈砚舟看都没看他,舀起一勺乳白的米浆,稳稳地倒入锅中。
香气再次弥漫开来,那个张着嘴的记者,一时忘了自己要问什么。
唐绾笑着摇摇头,掀帘走了出去。
余昭昭把脸贴在微凉的空碗上,带着鼻音轻声说:“再来一碗吧。”
陈砚舟握着长柄木勺,站在灶前,手腕轻轻一抖,米浆滑入滚水。
一切照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