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都是家里长辈叮嘱一定要带来的,有我母亲亲手做的腊味、糕点,还有北方的野生山珍,希望合阿姨和希希的口味。”封琰一一说明,语气恭敬条理清晰,既展现了对长辈的尊重,又没有丝毫刻意讨好的刻意。
言母点头收下,目光在他身上多停留了几秒,见他虽穿着年轻,言行举止却依旧沉稳得体,面对自己的审视也从容不迫。
她眼底的满意又多了几分:“一路辛苦了,先上车吧,家里炖了汤。”
“谢谢阿姨。”封琰应道,很自然地接过苏沅手里的行李箱,又体贴地替她拉开副驾的车门,“希希,上车吧。”
苏沅抬头看他,撞进他温柔含笑的眼眸,脸颊更烫了,小声说了句“谢谢封琰哥”,低头坐进了车里。
一路上,封琰坐在后座,偶尔回应言母的问话,从苏沅在北方的学习生活聊到南方的风土人情,言语间既有对苏沅的细心关注,又不失分寸,从不多言越界。
苏沅坐在副驾,偶尔通过后视镜偷偷看他,正好对上他望过来的目光,两人相视一笑,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难以言喻的甜蜜。
到了言家楼下,封琰主动拎起所有行李,拒绝了苏沅帮忙的提议,笑着说:“不重,我来就好。”
言母走在前面,看着两人之间悄然流转的默契,嘴角勾起一抹不易察觉的浅笑。
午饭的餐桌摆得满满当当,言母特意加了几道北方口味的菜式,既有南方的清甜,又有北方的醇厚,恰好中和了南北饮食的差异。
封琰坐在苏沅身边,举止得体,偶尔会不动声色地给她夹一筷子离得远的菜,动作自然又不越界。
言母端起茶杯,轻轻抿了一口,看向封琰的目光多了几分欣赏:“小封啊,封氏集团近几年在海外市场的布局很有远见,尤其是去年那个新能源项目的并购案,法律层面的风险把控做得相当到位。”
作为律师,她对商业领域的经典案例向来关注。
封琰放下筷子,语气谦逊却不失专业:“阿姨过奖了,那个项目确实花了不少心思,其实法律风险防控是基础,我们当时特意组建了专项法务团队,和贵所这样的顶尖律所也有过初步接触,可惜最后因为地域原因没能合作。”
他自然地提起行业相关的话题,既不显得刻意奉承,又能与言母找到共鸣。
“你们的法务团队很专业,尤其是对跨境并购的合规性把握,在业内口碑很好。”言母眼中闪过一丝赞许,身为律师,她最看重专业度,“不过跨境业务的法律条文复杂,不同国家的司法实践差异很大,你们能做到零纠纷,确实不易。”
“主要是前期调研做得足,再加上团队里有几位深耕跨境业务的律师,凡事多留几个心眼。”封琰笑了笑,话锋轻轻一转,“其实我一直很佩服律师这个职业,尤其是阿姨这样雷厉风行的女律师,在男性主导的行业里站稳脚跟,背后付出的努力可想而知。”
这番话既肯定了言母的专业能力,又没有丝毫谄媚之感,让言母不由得对他更添好感:“都是为了生计打拼,你们做企业也不容易,要平衡收益与风险,还要兼顾社会责任。”
两人从跨境并购聊到企业合规,再从行业趋势谈到人才培养,一个懂法律,一个懂商业,观点碰撞间却格外投机。
苏沅坐在一旁,安静地听着他们聊天,偶尔夹一筷子菜,看着封琰从容不迫、侃侃而谈的模样,眼底满是崇拜。
他不仅有温柔体贴的一面,在专业领域更是闪闪发光。
“没想到小封你对法律也这么了解。”言母放下茶杯,语气里带着真切的赞赏,“很多企业家只看重利益,却忽略了法律底线,你能有这样的认知很难得。”
“敬畏法律是企业长久发展的前提,而且和专业人士交流,本身就是学习的过程。”封琰看向言母,目光诚恳,“以后有法律相关的问题,可能还要多向阿姨请教。”
“互相学习。”言慧笑了笑,主动给封琰添了杯茶,“希希在北方,多亏了你和你家人照顾,这孩子性子静,有时候不爱说话,有什么做得不对的地方你多担待。”
“阿姨放心,希希很优秀,懂事又体贴,我们都很喜欢她。”封琰转头看向苏沅,眼底带着温柔的笑意,“能照顾她,我很开心。”
苏沅被他看得脸颊发烫,连忙低下头扒了口饭,耳边却清晰地听到母亲轻轻的笑声。
餐桌上的氛围愈发融洽,饭菜的香气混合着彼此的交谈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