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佑十五岁那年,已长成挺拔少年,眉眼清俊,既有苏沅的疏朗又有段迁的沉稳。
他不仅熟读经史子集,武艺也练得有模有样,更难得的是性子温润却有主见,处理朝堂琐事时条理清晰,连老臣们都暗自赞叹“有帝王风范”。
这日,苏沅刚从边疆回京,便见承佑在翊坤宫的庭院里练剑,剑光凌厉,身姿矫健。
她刚走近,承佑便收了剑,快步上前躬身行礼:“娘亲回来了。”
“练得不错。”苏沅笑着点头,目光里满是欣慰,“这段时间朝堂的事,没让你费心吧?”
“有段叔叔指点,一切都好。”承佑抬眼,眼底带着少年人的澄澈,“前日户部奏报漕运之事,段叔叔让我试着拟了处置方案,先生们都说可行。”
一旁的段迁走过来,看着母子俩说话,眼底满是柔和:“承佑越来越懂事了,如今朝堂之事他已能独当一面,我们也该松松劲了。”
苏沅转头看向段迁,心领神会地笑了。
这些年,他们一心扑在承佑和江山之上,如今孩子长大明事理,孝顺听话,凡事有自己的考量,无需再事事操心,两人终于能将目光放回彼此身上。
从那以后,苏沅便很少再长时间奔赴边疆,偶尔回去也会带着段迁一同前往。
或是干脆让承佑监国,两人携手出游,把这些年错过的二人时光一点点补回来。
他们会乔装成普通百姓,去京城的市井里逛庙会,苏沅被街边的糖画吸引,段迁就耐心地站在一旁等她,顺手为她买一串糖葫芦。
他们会去京郊的别院小住,春日里看桃花灼灼,夏日里听蝉鸣阵阵,秋日里赏落叶纷飞,冬日里围炉煮酒。
夜里,两人坐在别院的廊下,看着漫天繁星,苏沅靠在段迁的肩头,轻声道:“没想到,有朝一日我们也能这样清闲。”
段迁握住她的手,指尖摩挲着她的指节,声音低沉而温柔:“以前总想着护你周全,护好江山护好承佑,如今心愿都了,只想好好陪着你。”
他会为她亲手煮茶,记得她不喜欢太浓的茶汤。
会在她看书时,默默为她披上披风,怕她着凉。
会在她偶尔想起边疆的风光时,立刻安排行程,陪她去看草原的落日,去听城楼的风啸。
苏沅也会学着为他做些小事,比如在他处理完公务归来时,递上一杯温热的汤药,缓解他连日的疲惫。
比如在他夜深人静时对着卷宗蹙眉时,轻声为他分析局势,解他烦忧。
他们的甜蜜,没有轰轰烈烈的举动,却藏在柴米油盐的琐碎里,藏在彼此的眼神与默契里。
承佑看在眼里,心里满是欢喜。
他知道,娘亲与段叔叔一路走来不易,如今能这般甜蜜相守是他们应得的。
有时,他还会主动为两人创造独处的机会,借口处理公务,让他们能安心出游。
“段叔叔,娘亲喜欢江南的风光,你有空带她去看看吧。”一次晚膳后,承佑主动说道:“朝堂之事有我,你们放心便是。”
段迁与苏沅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惊喜与暖意。
段迁抬手揉了揉承佑的头:“好,等处理完手头的事,我便带她去。”
不久后,两人便踏上了前往江南的路。
画舫悠悠,沿着运河前行,两岸风光秀丽,苏沅靠在窗边,看着两岸的杨柳依依,嘴角始终带着笑意。
段迁坐在她对面,静静看着她,目光里满是宠溺。
“阿迁你看,这里的水多清啊。”苏沅指着窗外,语气雀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