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310年前后,当时的楚国国君是楚怀王,这哥们别的本事没有,就喜欢美女,后宫里的妃嫔加起来能组一个加强连,可他还不满足,总觉得“下一个更乖”。
咱们的主角郑袖,就是这次选秀的“黑马”。她既不是王公贵族的女儿,也没有惊天动地的背景,就是个普通官员家的姑娘,论出身,比不过那些带资进组的“关系户”;论第一眼颜值,也不是最拔尖的那种。刚入宫的时候,她就是个标准的“小透明”,别说见楚怀王了,连给受宠的妃嫔端茶倒水都轮不上。
但郑袖有个别人没有的本事——会“读心术”,准确说,是会读楚怀王的心。她知道楚怀王喜欢温柔体贴、善解人意的女人,而不是那些骄纵跋扈、只会争风吃醋的花瓶。别的秀女还在忙着比美、拉帮结派的时候,郑袖在干嘛?她在观察——观察楚怀王路过时的眼神,观察太监宫女口中的“圣意”,甚至连楚怀王喜欢吃的蜜饯、爱听的曲子,都偷偷记在小本本上。
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有一回,楚怀王在御花园散步,心情不好(估计是跟齐国的外交又搞砸了),身边的妃嫔要么不敢说话,要么说些“大王别生气”的废话,只有郑袖凑了上去,没说一句安慰的话,反而递上了一块楚怀王最爱吃的桂花蜜饯,轻声说:“大王,奴婢听说这蜜饯是用去年的陈桂花做的,吃着能让人想起开心的事,您尝尝?”
楚怀王愣了一下,接过蜜饯尝了尝,还真想起了小时候在乡下吃桂花糕的日子,心情一下子好了不少。他这才认真打量起郑袖:这姑娘虽然不算顶级美女,但眼睛特别亮,说话温温柔柔的,不像别的女人那样盯着自己的权力,反而像个能说心里话的人。
就这么一次偶然的机会,郑袖成功“出圈”,从“小透明”变成了楚怀王的“身边人”。接下来的日子,她更是把“温柔牌”打得炉火纯青:楚怀王熬夜批奏折,她不吵不闹,默默端上安神汤;楚怀王跟大臣吵架,她不站队,只说“大王也是为了楚国好,大臣们只是没理解您的苦心”;甚至楚怀王不小心把墨汁洒在衣服上,她都抢着去洗,还说“大王的衣服金贵,别人洗我不放心”。
这套操作下来,楚怀王直接沦陷了,把郑袖当成了“灵魂伴侣”,宠爱程度直线飙升,没过多久,郑袖就从“美人”升到了“夫人”,住上了最豪华的宫殿,身边的太监宫女比以前的主子还多。
宫里的人都看傻了:这郑袖到底给大王灌了什么迷魂汤?其实哪儿有什么迷魂汤,郑袖只是摸透了楚怀王的“软肋”——他虽然是国君,却总觉得没人懂自己,而郑袖,恰好扮演了“懂他”的角色。用现在的话说,郑袖就是楚怀王的“情绪价值供给机”,而且是24小时待机的那种。
郑袖受宠后,麻烦也来了——楚怀王又新娶了一位美人,还是从魏国送来的“和亲公主”,咱们姑且叫她魏美人。这魏美人那才叫真·颜值天花板,《战国策·楚策四》里说她“甚美”,用现在的话讲,就是360度无死角的大美女,一进宫就把楚怀王的魂勾走了,连郑袖的宫殿都很少去了。
这下郑袖慌了吗?表面上看,她不仅不慌,还特别“大方”。魏美人刚入宫,对宫里的规矩不熟,郑袖主动找上门,又是送首饰,又是教礼仪,还跟魏美人说:“妹妹,你长得这么美,大王肯定喜欢你,以后咱们就是好姐妹,有什么事尽管找我。”
魏美人本来还担心郑袖会嫉妒自己,见她这么热情,感动得不行,真把郑袖当成了亲姐姐,什么心里话都跟她说。宫里的人也都夸郑袖“大度”“贤良”,连楚怀王都觉得:“还是郑袖懂事,不像别的女人那样小心眼。”
可谁也不知道,郑袖心里早就打好了算盘——她这是在“捧杀”魏美人,先让魏美人放松警惕,再找机会一招致命。
没过多久,郑袖就开始“下套”了。她拉着魏美人的手,故作关心地说:“妹妹,你什么都好,就是有一点——大王跟我说,你鼻子长得有点歪,要是能稍微挡一挡,就更完美了。”
魏美人一听,急了:“姐姐,那怎么办啊?我总不能一直挡着鼻子吧?”
郑袖“贴心”地出主意:“也不用一直挡,等你见大王的时候,用袖子轻轻掩一下鼻子,既自然又好看,大王肯定看不出来。”
魏美人信以为真,从那以后,每次见到楚怀王,都下意识地用袖子掩着鼻子。楚怀王一开始没在意,可次数多了,就觉得奇怪:“你怎么总挡着鼻子?是嫌我身上臭吗?”
魏美人刚想解释,郑袖就抢先开口了,还故意压低声音,装作很为难的样子:“大王,臣妾本来不想说的,可既然大王问了,臣妾就实话实说了——魏美人说您身上有股汗味,闻着不舒服,所以才一直掩着鼻子。”
楚怀王是谁?是楚国的国君,平时骄纵惯了,哪受得了这个?当场就炸了:“好你个魏美人!我好吃好喝供着你,你竟敢嫌我臭?”
愤怒冲昏了头脑的楚怀王,根本不听魏美人的辩解,直接下令:“把魏美人的鼻子割了!让她再也不敢嫌我臭!”
可怜的魏美人,到死都不知道自己是被郑袖坑了。《战国策·楚策四》里清清楚楚记载了这件事:“魏王遗楚王美人,楚王说之。夫人郑袖(郑袖)知王之说新人也,甚爱新人,衣服玩好,择其所喜而为之;宫室卧具,择其所善而为之。爱之甚于王。王曰:‘妇人所以事夫者,色也;而妒者,其情也。今郑袖知寡人之说新人也,其爱之甚于寡人,此孝子之所以事亲,忠臣之所以事君也。’郑袖知王以己为不妒也,因谓新人曰:‘王爱子美矣。虽然,恶子之鼻。子为见王,则必掩子鼻。’新人见王,因掩其鼻。王谓郑袖曰:‘夫新人见寡人,则掩其鼻,何也?’郑袖曰:‘妾不知也。’王强问之,郑袖曰:‘其似恶闻君王之臭也。’王怒曰:‘劓之!’”
这就是历史上着名的“掩鼻计”,堪称宫斗界的“教科书级操作”。郑袖用这一招,既除掉了竞争对手,又没让自己沾一点血,还让楚怀王觉得她“忠心耿耿”,简直是把“借刀杀人”玩到了极致。经此一事后,宫里再也没人敢跟郑袖争宠,她成了楚怀王唯一的“心头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