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二十四史原来这么有趣 > 第233章 同治光绪二帝:同治光绪傀儡身,龙袍加身不由几!

第233章 同治光绪二帝:同治光绪傀儡身,龙袍加身不由几!(1 / 2)

紫禁深宫傀儡身,龙袍加身不由人。

洋务风起求强富,变法潮来转瞬沉。

外侮频仍疆域破,内忧未已国基贫。

百年基业空嗟叹,两代君王一梦尘。

咸丰十一年,热河行宫的龙榻前,咸丰帝气若游丝。他望着身边年仅六岁的儿子载淳,又瞥了眼旁边虎视眈眈的懿贵妃(后来的慈禧),心里跟揣了个乱麻团似的。最终,他咬着牙留下遗诏:让载淳继位,由八大臣辅政,同时给了皇后和懿贵妃各一枚印章,互相牵制。

可咸丰帝前脚刚闭眼,懿贵妃后脚就联合恭亲王奕欣发动了辛酉政变,把八大臣一锅端了。六岁的载淳糊里糊涂坐上龙椅,改元,意思是两宫同治——其实就是慈禧说了算,慈安太后不过是个陪衬。

这孩子打小就不是读书的料,课本翻得比谁都慢,玩蛐蛐却比谁都精。有回师傅翁同龢让他背书,他支支吾吾半天,最后冒出一句:师傅,昨天我那只金铃子叫得可响了!气得翁同龢直捋胡子,却也只能叹气——这可是万岁爷,总不能打手心吧?

同治十一年,皇帝大婚,娶了阿鲁特氏为皇后。按规矩,大婚之后就得亲政了。慈禧虽然不情愿,但也只能捏着鼻子放权。可同治亲政后干的第一件大事,就让朝野上下惊掉了下巴——他想重修圆明园。

要知道,那会儿刚打完太平天国,国库比脸都干净,洋务运动还等着用钱呢。恭亲王带头反对,说:皇上,圆明园烧了就烧了,不如把钱用在造枪造炮上。同治帝却梗着脖子:我就想给太后修个养老的地方,你们管得着吗?最后闹到气得吐血,亲政才一年多,就因为(有说天花,有说别的)驾崩了,年仅十九岁。

《清史稿》里写他:冲龄践阼,母后垂帘。及亲政,颇思振作,然骤兴土木,上下多怨。天不假年,未竟其志。说白了,就是这孩子命不好,当了十几年傀儡,刚想自己说了算,就挂了,一辈子没真正活出过自己。

同治没儿子,慈禧眼珠一转,把妹妹的儿子载湉抱进宫,这就是光绪帝。那年载湉才四岁,还穿着开裆裤呢,就被按在龙椅上,对着一群老头磕头。

光绪比同治爱读书,也更有想法。他亲政前,天天跟翁同龢学经史,心里憋着股劲儿:将来一定要重振大清!可等他十八岁亲政,才发现这龙椅就是个摆设——慈禧退居颐和园,却把权力牢牢攥在手里,重要官员任免、重大决策,还得她点头才行。

光绪帝想干的第一件大事,就是跟日本较劲。光绪二十年,甲午战争爆发,光绪帝天天催着李鸿章出兵,还下了道圣旨:着李鸿章严饬诸军,奋力猛攻,务期痛歼丑类!可李鸿章的北洋水师早就被折腾得没了元气,加上指挥混乱,最后稀里哗啦输了个底朝天,签了《马关条约》,割台湾,赔白银两亿两。

光绪帝在朝堂上哭了,不是因为害怕,是因为憋屈。他攥着拳头说:小日本都能欺负到咱头上,再不改革,大清就真完了!这时候,康有为、梁启超等人站出来,说要搞戊戌变法,学西方的制度,办工厂、改科举、练新军。光绪帝一听,眼睛都亮了,立马拍板:就这么干,朕支持你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