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墉城里月如钩,曾照龙袍几日秋。
本是书斋闲散客,错登帝位作俘囚。
三旬梦断金陵路,一命魂归邺水流。
最笑权臣操废立,史书轻笔记浮沤。
如果要在南朝的皇帝排行榜上评个最没存在感奖,萧栋大概率能断层领先。这位梁朝的末代君主,人生巅峰期短得像夏天的雷阵雨——从登基到被废,满打满算三十天,连给龙椅包浆的时间都不够。
要论出身,萧栋本该是含着金汤匙出生的贵公子。他爷爷是梁武帝萧衍的大哥萧懿,老爹是豫章王萧欢,标准的皇亲国戚。可架不住南北朝这摊浑水太乱,萧懿早早就被齐东昏侯砍了头,萧欢也没活到熬出头的年纪。等到萧栋长大,手里攥着的只剩个豫章王世子的空名头,每天的日常就是在王府里读读书、种种花,最多跟门客下盘棋,活脱脱一个南北朝版的佛系青年。
《南史》里说他性怯懦,无他能,翻译过来就是胆子比兔子小,本事比猫差。这评价听着扎心,但放在那个刀光剑影的年代,说不定反而是种保命技能。毕竟当时的梁朝早就不是梁武帝早年的天监盛世了,老爷子晚年沉迷佛学,放着好好的皇帝不当,非要去同泰寺当,四次舍身出家,每次都得大臣们凑上亿钱把他赎回来。国库折腾光了不说,还养出了个白眼狼侄子——侯景。
侯景这号人物,堪称南北朝的搅屎棍专业户。本来是东魏的叛将,投奔梁朝后嫌梁武帝没给够好处,公元548年直接起兵反叛,史称侯景之乱。叛军一路杀到建康,把梁武帝困在台城,活活饿死。可怜这位活了八十六岁的老皇帝,最后连口蜂蜜水都喝不上,也算开创了帝王死法的新纪录。
梁武帝一死,侯景先立了个傀儡皇帝萧纲,也就是简文帝。可萧纲当了两年皇帝,实在受不了每天被侯景当提线木偶使唤,偶尔想发句牢骚,结果被侯景派人用酒灌醉,再用土袋活活闷死。《梁书》里写帝崩于永福省,字里行间全是遮遮掩掩的尴尬——毕竟被臣子弑君,实在不是什么光彩事。
杀了萧纲,侯景总不能自己直接称帝,那样吃相太难看。他眼珠一转,盯上了一直躲在角落里装透明人的萧栋。为什么是萧栋?史书没明说,但用脚趾头都能想明白:这小子胆小、没背景、没势力,简直是傀儡界的黄金人选。
公元551年八月,侯景派部将王伟带兵去豫章王府萧栋。当时萧栋正在家里种地——没错,你没看错,王爷亲自扛锄头种蔬菜,这画面感也是没谁了。听说侯景派人来,萧栋吓得脸都白了,以为是来杀他的,当场哭晕过去。《南史》记载栋方与妃张氏锄葵,闻兵至,惊匿于床下,这场景要是拍出来,估计能承包年度最搞笑历史镜头。
被士兵从床底下拖出来的时候,萧栋还在哭哭啼啼,连鞋子都跑丢了。王妃张氏更惨,披头散发跟着哭,一家三口被塞进一辆破车,直奔皇宫。路上遇到的老百姓都看傻了:这哪是迎皇帝,分明是绑票啊!
侯景给萧栋办的登基大典,大概是中国历史上最糊弄的开国仪式。没有祭天的太牢,没有诸侯的朝贺,甚至连件像样的龙袍都凑不齐。萧栋穿着件临时改的官服,被人推到太极殿上,吓得浑身发抖,差点当场跪下给侯景磕头。
《资治通鉴》里写栋即位,大赦,改元天正,看着挺像那么回事,实际上连玉玺都是借来的。侯景大概觉得这皇位就是个临时道具,没必要花心思布置。果然,萧栋刚坐上龙椅没几天,侯景就开始给自己加戏了——先是自封相国、汉王,接着又加,全套篡位流程走得比谁都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