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团队负责人兴奋地离开后,林烨从抽屉里取出一个外观朴素的脑环,郑重地戴在了自己的手腕上。
这是周伟一周前悄悄送来的、搭载了固态氢电池的工程测试版。从那天起,他就再也没有给这个脑环充过电。
今天是第七天。
办公室的门被轻轻推开,陈薇端着两杯咖啡走了进来。看到林烨正在端详手腕上的脑环,她笑着将一杯咖啡放在他面前:怎么样,林总亲自当小白鼠的感觉如何?还在为每天充电烦恼吗?
林烨抬起头,眼中闪烁着孩子般得意的光芒。他将手腕伸到陈薇面前,点亮了屏幕。
屏幕上,电池图标的旁边,清晰地显示着剩余电量:99%。
陈薇眨了眨眼,以为自己看错了。她放下咖啡杯,凑近了些:这不可能吧?是不是显示错误了?你确定这是你一直在用的那个?不是备用的?
千真万确。林烨的笑容扩大了,从上周三戴上的那一刻起,它就再也没接触过充电器。这一周,我所有的会议记录、邮件处理、甚至昨晚和你视频通话,用的都是它。
陈薇愣住了。作为投资人,她太清楚这个数字意味着什么。现在的脑环用户,几乎已经养成了每天一充的习惯,就像给手机充电一样自然。而电量焦虑——担心设备在关键时刻没电——一直是困扰可穿戴设备进一步普及的隐形枷锁。
一个月...她喃喃道,周伟他们的测试结果是真的?这真的可以实现一个月的续航?
实验室的模拟测试结果是轻松超过一个月。林烨纠正道,语气中带着难以抑制的激动,我这一周的实际使用,包括一些他们模拟测试中可能没有涵盖到的瞬时高负载场景,电量仅仅下降了1%。这意味着,在绝大多数用户的正常使用下,‘一个月续航’是一个保守的估计。
他站起身,走到落地窗前,望着楼下川流不息的车流:薇薇,你明白这意味着什么吗?这意味着,从下一代脑环开始,‘充电’这个概念,将从用户的日常待办事项中彻底消失。他们可以戴着脑环去野外露营一周,去海外出差半个月,甚至只是单纯地忘记充电这件事...都不再是问题。
陈薇走到他身边,眼中同样闪烁着光芒:这不仅仅是便利性的问题。这将彻底改变用户对可穿戴设备的认知和心理依赖。当设备变得像手表一样‘永远在线’,它就不再是一个需要小心伺候的‘电子产品’,而真正成为了身体和生活的自然延伸。
没错!林烨转身,兴奋地握住她的肩膀,这就是我一直想要实现的——无缝的、无感的、真正智能的人机交互!能源瓶颈,曾经是拦在我们面前最大的障碍之一。现在,我们亲手把它搬开了!
他走到办公桌前,拿起那杯已经微凉的咖啡,向陈薇举杯:来,薇薇,为我们告别电量焦虑,为星火又一次捅破了天花板,干杯!
陈薇笑着举起自己的杯子,与他的轻轻相碰:干杯!为了所有未来可能因为这项技术而改变的生活。
两只咖啡杯发出清脆的撞击声,仿佛敲响了一个新时代的钟声。
放下杯子,陈薇忽然想到什么,笑道:不过,我猜吴总可能会有点烦恼了。
哦?为什么?
你想啊,陈薇俏皮地眨眨眼,以后星火的用户都不需要每天给脑环充电了,那他精心设计的那些漂亮的脑环充电底座,销量会不会受到影响啊?
林烨先是一愣,随即哈哈大笑起来:说得对!看来我们的吴总得考虑给充电底座增加点新功能了,比如...无线充电器二合一?或者做个智能音箱?总不能让我们首席运营官的产品线被技术进步给淘汰了吧!
笑声在办公室里回荡,充满了对未来的无限期待。
当晚,林烨在每日工作日志的末尾,郑重地写下:今日,电量焦虑成为历史。人机交互,迈入永不断线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