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2章 双线作战(2 / 2)

研究院出身的研究员本能地反驳:但是这样会影响材料性能...

性能可以适当牺牲,王磊打断他,我们要找的是性价比最优的方案。

这种思维转变并不容易。很多习惯了研究院工作模式的研究员,一时间难以接受的做法。

王组长,这种替代材料虽然便宜,但离子电导率要低20%啊!一个研究员在材料选择会议上激动地说。

但是它的成本只有原来的三分之一,王磊冷静地回应,而且供应稳定。对我们现阶段的目标来说,这是更好的选择。

类似的争论在工程化小组内频繁发生。但在王磊的坚持下,团队还是逐渐适应了新的工作思路。

与此同时,崔明远带领的研究院团队也在调整方向。他们不再被短期的工程问题所困扰,可以更专注于基础科学问题的研究。

老崔,你看这个数据,李晶兴奋地走进崔明远的办公室,我们模拟发现,如果用钇部分替代镧,理论上可以把离子电导率再提升15%!

有意思...崔明远立即投入到对新方案的分析中。没有了工程化指标的压力,他们可以大胆尝试那些风险更高但潜力更大的技术路线。

双线作战的策略很快显现出效果。一个月后,工程化小组交出了第一份成绩单:

成本:降至锂电池的4倍良率:提升至65%循环寿命:达到280次

虽然距离最终目标还有差距,但进步是显而易见的。

不错!林烨在进度评审会上肯定道,照这个速度,六个月内达成目标大有希望。

更让人惊喜的是,研究院那边也传来了好消息。在新材料的探索中,他们意外发现了一种可以大幅改善界面稳定性的添加剂。

这个发现太及时了!王磊看到研究院分享的数据后兴奋地说,如果能把这种添加剂用到我们的实用方案中,循环寿命突破400次都不是问题!

这一刻,双线作战的价值充分显现——研究院的前沿探索为工程化提供了新的工具,而工程化的实践又为研究院指明了最有价值的研究方向。

看来我们走对路了。陈薇在月底的经营分析会上说,现在不仅研发进度加快了,连董事会那边的压力也小了很多。

吴坤笑着补充:最重要的是,大家又找回了干劲儿。前几天我去车间,连老师傅们都在讨论怎么优化生产工艺。

夜深了,林烨站在办公室的窗前,望着研究院的方向。那里,两条战线上的科研人员都在为同一个目标奋斗着。虽然走的路径不同,但最终都将汇聚到同一个终点。

手机响起,是崔明远发来的消息:林总,新的材料体系模拟结果出来了,性能预测比我们预想的还要好。

林烨回复道:好消息。也告诉你一个好消息,工程化小组的实用方案已经获得第一个潜在客户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