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聚沙成军(2 / 2)

这,便是华夏不朽的脊梁。

但是,仅凭言语和承诺还不够。

陈轩微微侧首,对身旁一名“中山装”示意。

后者立刻转身,朝着卡车车队的方向用力一挥手。

砰砰砰!

卡车的后挡板被纷纷放下。

在火光的映照下,所有人都看清了卡车里装载的东西——一袋袋垒得高高的米面,一箱箱印着外文的药品,还有那打开箱盖后,露出的泛着冰冷金属光泽的全新步枪、黄澄澄的子弹……

实实在在的物资,比任何慷慨激昂的演说都更具说服力。

这一刻,绝大多数游击队员的眼神,从不信、怀疑,彻底转变为信服、激动,乃至狂热。

恩,已经示下。

接下来,便是树立规矩,整合力量的时候了。

物资刚刚分配完毕,陈轩立刻召集所有游击队头领,召开了“抗日义勇军”成立后的第一次正式军事会议。

游击队头领们的手下纷纷散开,在周围警戒。

中间的空地上,位于陈轩,和六十八位游击队的头领。

陈轩先是一个一个跟头领们握手,相互认识。

“久仰黑风岭赵大哥威名!”

“李队长,久违了!”

“王当家,以后就是同袍了!”

他笑容和煦,与六十八位大小头领逐一寒暄。

但实际上,却是趁着握手的时候,施展“潜脑操砂”之术,彻底扭转了他们忠诚的对象。

悄无声息之间,除了三名隐藏的红党,其他原本还可能存着一些小心思的头领们,已经成为陈轩最忠诚的部下。

自我介绍结束后,会议进入实质阶段——整编与统计。

各位头领开始汇报自家队伍的情况。

经过初步汇总,到场这六十八支游击队,规模大的有三百余人,小的也有一百多人,总计兵力约一万一千人。

但这并不是淞沪游击队的全部。

“报告总司令!”

一位被控制的水匪头领起身道。

“太湖边上,像我们这样成建制的队伍不多,但三五成群,七八成伙的小队伍多如牛毛!他们很多都跟我们这些大队伍有联系,靠我们接济点弹药,或者帮忙销赃。”

“我们那边也是!”

另一位山区游击队头领补充。

“山里散落的猎户、溃兵组成的游击队不少,平时各自行动,有大事会互通声气。”

陈轩闻言点头,这正是他想要的效果。

通过控制这些中层头领,就能像蜘蛛网一样,将那些更分散、无法直接统计的武装力量也纳入管理体系。

他估计,若能完全整合苏南、淞沪地区的敌后抗日武装,总人数恐怕能达到两万之数。

当然,这并不包括国党和各地军阀的正规军。

但若是知道了“义勇军”的待遇……

陈轩已经看到了无数士兵争相来头的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