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除垢(1 / 2)

山城,军事委员会调查统计局第二处办公点。

新年初始,国民政府大部已迁至这座群山环绕的城市,军事委员会更是早已在此正式办公。

包括蒋委员长也已从江城移驻山城,远离烽火连天的前线。

此刻,由于金陵战事的激烈僵持,日军主力被迫不断向淞沪地区集结,导致其他战线的压力相对减缓。

全国战局因此呈现出一种暴风雨前的诡异平静,不再像战争初期那般一溃千里。

张发魁将军“以空间换时间”、“以金陵为磨盘”的战略构想已初见成效。

金陵,如同一枚深深楔入敌人腹地的钢钉,不仅牢牢吸引着日军的注意力,更在持续消耗着其宝贵的兵员与物资。

然而,前线将士还在浴血拼杀,后方某些人的老毛病却又开始发作。

一些高层人士开始隐秘地非议张发魁,指责其“勾结不明势力”、“私掠国家财富,中饱私囊”、“拥兵自重,知情不报”等等。

金陵仓促迁都,确有大量资产未能及时转移。

尽管张发魁已多次禀明,这些资金正通过绝密渠道用于采购前线急需的军火物资,但在某些人看来,面对金山银海,谁能保证他张发魁不起贪念?

若换做他们自己,是断然不会将如此巨资尽数用于战争的。

金陵虽被围困,但日本人岂能真的滴水不漏。

如今国党通过水路,依然源源不绝的向金陵运送物资和人员,这些渠道,难道不能反向运出黄金吗?

至于前线物资,暂缓一些也饿不死人,正好让那些从全国各地支援而来的士兵,“顺路”护送转移出来的黄金……

蒋委员长内心已然有所猜忌,只是碍于张发魁此前立下的军令状以及金陵战事正值紧要关头,才暂时将那些非议压下。

一旦两个月期限一到,或其他战线稳固下来,这笔账必然要清算。

即便届时决定放弃金陵撤退,二十万大军,护送几千吨黄金也并非难事。

毕竟,在有些人眼里,黄金确实比人命更“值钱”。

因此,军统局当前的工作异常繁重,除上海及各地沦陷区的情报工作外,还需不断派遣精干特工潜入金陵,一方面协助防御,另一方面也肩负着某些不便明言的特殊使命。

如今张发魁大权在握,要钱有钱,要人有人,更因坚守金陵、屡挫敌锋而声名鹊起,其在国内外的威望日隆,这已深深触动了某些高层的神经。

要知道,张发魁可不是蒋凯申的嫡系。

但是今天,毛人龙突然收到一份来自申海“狼蛛”的标注“十万火急‘的电报。

毛人龙不敢有丝毫耽搁,立刻呈送给了正在书房内批阅文件的戴老板。

戴老板看完电文,脸色瞬间阴沉如水。

他起身在书房内踱了两步,随即抓起桌上的红色专线电话。

“喂,给我接委员长办公室!……对,立刻,就说雨浓有重要情报禀报!”

电话接通后,戴老板用简洁而沉重的语言,向电话那头的校长汇报了申海方面传来的消息。

听筒里沉默了片刻,随即传来带着浓重浙江口音的怒斥拍桌声,即使隔着电话线也能感受到那勃然的怒火。

“娘希匹!这群数典忘祖的汉奸!日本人前脚刚占申海,他们后脚就急着卖国求荣?!”

“绝对不允许!你们军统一处、二处,必须给我联起手来!不惜一切代价,也要把这个什么狗屁伪政府给我掐死在襁褓里!所有参与其中的汉奸,有一个算一个,统统给我清除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