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旦和孙志才不敢有丝毫耽搁,强压下内心的激动,留下两个人守着这处据点,照顾郭永一家,其他人迅速赶回墨香斋。
墨香斋,当洪维和林书宝在据点内,听老旦和孙志才激动的讲述完今晚的“神奇”经历——
从特高科内部离奇倒戈的营救,到陈轩那起死回生般的药丸,接下来神秘的“陈家”登场、结盟提议,以及那匪夷所思的“薄礼”百万美元和百吨物资时,两人也彻底石化在了当场。
“一百万美元……一百吨军火药品……”
洪维来回踱步,反复念叨着这几个数字,手指因为激动而不受控制地颤抖着。
他不是没有怀疑,可此时那一百万就明晃晃的放在桌子上。
而一百万吨的军需物资,在此时的上海更是有钱都买不到,其真正价值更是远超那一百万美元。
“快!立刻起草电文!用‘星空’密电码,最高紧急级别!直接发往红延,呈报中央,转呈最高首长!”
洪维几乎是吼着下达了命令。
红岩,窑洞内。
油灯如豆,光线昏暗。
几位领导人正围坐在一张简陋的木桌旁,商讨着严峻的抗战形势和各个根据地传来的困难报告。
物资匮乏,经费紧张,药品奇缺,武器落后……每一个问题都像巨石压在心头。
就在这时,机要秘书几乎是跑步冲了进来,将一份刚刚译出的电文呈送上来,语气带着难以抑制的激动。
“首长!上海‘灯塔’急电!最高密级!”
一位领导人接过电文,借着昏黄的灯光快速浏览。
起初他的眉头紧锁,随即越看越快,眼神中充满了震惊、疑惑,最终化为难以置信的狂喜和凝重。
他将电文传递给旁边的同志,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
“你们都看看……上海那边……出了天大的事情!一个自称‘陈家’的神秘势力……救了老旦,提出了结盟……而且……你们看看他们送的‘见面礼’!”
当“一百万美元”和“一百吨物资”这几个字眼映入眼帘时,窑洞内陷入了一片死寂,只剩下粗重的呼吸声和油灯灯花爆开的轻微噼啪声。
所有人都明白这几个数字背后代表的意义。
要知道,此时的红党刚刚结束艰苦卓绝的长征不久,国民党的经济封锁和军事围剿尚未完全解除,全面抗战的爆发又带来了新的压力。
条件之艰苦,超乎想象,真是一分钱恨不得掰成四半花。
有熟知经济的同志迅速在心中计算起来:根据掌握的情报,此时法币18万元左右,大概就能维持新五军4.5万人一个月的基本军费。
100万美元,按此时汇率约合330万法币。
这意味着什么?
这意味着这笔钱理论上可以养活约82.5万士兵一个月。
再换个角度,按每人每日消耗1斤粮食计算,这笔钱可以购买大约5500吨粮食。
而此时,整个红党领导的八路军、新五军加上地方武装、机关人员,总人数也不过十万左右。
这笔天降的巨款,简直就是雪中送炭,是救命的稻草。
有了这笔钱,可以极大的缓解各革命根据地的生存压力,提升部队的战斗力。
更别提那一百吨极难获取的武器弹药和药品了。
短暂的寂静之后,窑洞内爆发了热烈的讨论。
震惊、喜悦、谨慎、分析交织在一起。
最终,经过紧急磋商和慎重考虑,最高指示很快形成,并通过加密电波,穿越千山万水,传回了上海。
“灯塔并转‘陈家’:电文已悉,不胜感激!贵家族于国家危难之际,深明民族大义,慷慨伸出援手,解我燃眉之急,壮我抗日之声威,我等同仁闻之,无不感佩于心!
对于贵方所提携手合作、共御外侮之事宜,我党原则予以同意,并致以热忱欢迎。愿与‘陈家’自此精诚协作,并肩作战,驱除日寇,复我中华!
具体合作细则,兹授权上海‘灯塔’小组暂为全权代表,与贵方先行磋商。同时,我方亦将尽快派遣专人前往沪上,与先生及贵家族代表面洽一切。
在此,谨再次代表全党全体同志,向贵家族致以最崇高的敬意与最诚挚的感谢!——红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