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阵地出现了战至最后一兵一卒也绝不后退的惨烈场景。
随后,军事委员会委员长蒋凯申的嘉奖令也传遍全军,擢升、授勋、犒赏,更是让前线将士倍感荣光,杀敌愈发奋勇。
然而,正如系统早已预警的那般——“历史的反噬”也随之而来,并且来得迅猛而暴烈。
日军华中方面军司令部震怒。
之前没有公布,他们还能装聋作哑,可是现在不仅是国内,连国外都知道了。
第六师团遭受如此重创,师团长更是于指挥部内被刺杀,这是自开战以来帝国从未有过的奇耻大辱。
而且日本方面还非常清楚,昨日句容战线,日军也遭遇了失败,又一名师团长玉碎,之所以没有报道,估计是国军方面还在核实中。
因此,方面军司令官松井石根大将严令各部,必须不惜一切代价,以最快速度攻占南京,血洗此辱,用支那首都的陷落和毁灭来挽回帝国陆军的颜面。
原本在后方负责“扫荡”的部队被紧急抽调至南京方向。
从国内和中国东北紧急抽调的补充兵员、武器装备加速运往华东。
更多的轰炸机、大炮、坦克被加强给前线师团。
日军的进攻彻底失去了“章法”,变得愈发疯狂、愈发凶猛。
他们不再过分计较伤亡,常常以大队甚至联队为单位,在绝对优势的炮火和航空兵掩护下,对中国军队阵地发起一波又一波不计代价的波浪式冲锋,试图以纯粹而野蛮的力量,彻底碾碎南京的一切抵抗。
南京城,依然风雨飘摇。
秣陵关的胜利,如同一块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在激起振奋人心的涟漪后,也引来了更加狂暴、更加致命的惊涛骇浪。
战争的巨兽被彻底激怒,正张开血盆大口,向着这座千年古都发出最歇斯底里的咆哮。
陈轩放下报纸,望着街上短暂洋溢着喜悦气氛的人群,目光却穿透眼前的景象,投向了西面那炮火连天的方向。
他握紧了拳头,心中没有喜悦,只有更加沉甸甸的责任与紧迫感。
日军的攻势必将更加猛烈,前线的物资弹药也将更加紧缺。
匆匆在路边的小摊吃了早餐,陈轩直接通过“飞雷神之术”回到了南京。
再次变身成“张启发”的模样,他来到张发魁的办公室。
如今他这位特派员在司令部也算是混了脸熟,更有传言说他是张发魁司令的亲戚,为了减去一些麻烦,张发魁没有辩白,算是坐实了张启发的身份。
原本的历史中,日军已经迫近第一线阵地,南京已成围城,即将变为战场。
所以,蒋凯申会在昨晚召集少将以上军官开会,并于今天,也就是7日晨5时45分乘飞机离开南京,飞赴江西,转武汉统帅部。
但现在,因为陈轩的影响,外围防线最重要的秣陵关和句容不但没有被日军攻破,反而取得大捷。
尽管日军已经将后面“修整”的部队调上前线,可随着前线作战部队的增加,后勤的压力也随之增大,可国军前线却反而得到陈轩和南京方面的物资支持。
此消彼长之下,尽管一些阵地已经沦陷,防线被日军突破,但关键的战略要地——宜城、水阳、秣陵关、句容、镇江都还在国军的掌握之中。
国军依托防御工事和高地,在弹药充足的情况下,根本就不惧日军。
甚至,还使用陈轩给的九二式重机枪,又击落了两架飞机。
这场战役的胜负,还未可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