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背水孤城(2 / 2)

整座城就是一座巨大的要塞,人类历史上最大的要塞。

如果南京还叫不能守,那就没有能守的城市了。

可是四个月前,国军放着这些耗巨资修建的坚固工事不用,却拿几十万大军顶着飞机和舰炮,去上海郊区的泥坑里和敌人死磕,填人头,把主力耗光了。

回到南京的时候,国军已经是残兵败将,结果现在,这些坚固的工事已经没有足够的人手去守。

根据陈轩收集到的情报,日军增援陆续抵达,淞沪会战损失的士兵也逐渐补充,如今攻向南京的日军足足有二十万,而守卫南京的部队,只有十五万。

而且,枪支弹药等物资严重不足,一半新兵一半溃兵,无论是人数武器装备素质,都全面落入下风。

从军事策略上,上海和南京的防守重点完完全全搞反了。

两头兼顾的结果,就是两头扑空。

回顾历史,蒋凯申的军事决策,这辈子似乎就没对过一次。

现在南京成了真正的死地,三面来敌,背水一战,根本没法守。

偏偏到这时候,蒋凯申还在期待国际调停,显然是把南京当成了一个巨型的四行仓库,只不过规模扩大了。

四百壮士成了四万壮士。

多守一天就能给调停多争取一天的时间。

这个思路看上去强硬,其实软弱。

上海也好南京也好,还有接下来的武汉也好,不应该是我们要打给谁看,而应该是我们自己要打。

从来都没有什么救世主,唯一的出路,就是我们做自己的主。

陈轩现在对于那位微操大师充满了不满甚至是杀意。

南京不守,对上、对下、对国、对民都不好交代。

为什么不好交代?

还不是对之前东北、华北反复退让的一种“过度补偿”。

毕竟如果同样牺牲那么多人,九一八的时候为什么没有拼上去?

当时的隐忍退缩是为了避免跟日本爆发战争,可是现在……

日本还是打过来了!

所有的退让,所有的隐忍,所有的借口全都成了一个笑话。

当初东北军那么多人,若是全力抵抗,日寇想夺下东北也不会那么容易。

早知今日何必当初。

或许,蒋凯申是在幻想,日本哪一天会自己停下来。

毕竟中国这么大,它吃下了东北三省,可这么多年依然没有完全消化。

可事实证明,日本不会停下!

你从来都没有反咬过它一口,它为什么要停下来?

这是小孩子都懂的道理。

日本这种欺软怕硬的狗东西,你让一寸他就进一尺。

还有,蒋凯申一直说和日本开战没有准备好,要拖时间。

但是,到哪一天才算是准备好!?

从1931年日本进攻东北三省到1937年最终爆发全面抗战这段时间,中国算是准备好了吗?

不还是没有准备好吗?

而且,就算我们在进步,那日本不照样也在进步,以当时两国的工业基础,拖的越久双方的差距也就越大,更何况国民党的高层,四大家族,还一直在拖后腿,完全就是一种隐蔽式的封建统治。

以陈轩看来,从一开始,就应该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

可惜现在说这些都晚了。

陈轩站在中山门外,看着远处的蒋委员长官邸,身形慢慢缩小,变成了一只狸花猫,然后沿着建筑物的阴影悄然靠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