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日寇仓库(2 / 2)

老板看了他一眼,报了几个地方,但都价格不菲。

毕竟最近因为战争,大量难民拖家带口涌入租界,所以无论是房租还是房价都直线上升,这种情况将会一直持续到抗日战争末期。

在此期间,上海的经济贸易快速发展,成为整个远东最繁荣的城市。

陈轩将一切记在心里,毕竟现在他有的是钱。

夜,如同一块厚重的墨色绒布,将整个上海紧紧包裹。

月光偶尔从浓云的缝隙中吝啬地洒下些许清辉,旋即又被吞没。

这是一个适合潜入行动的夜晚。

陈轩站在黑暗中,最后确认了一遍脑海中的“地图”。

他白天的侦查和金钱开路获得的情报,拼凑出一幅令人震撼的图景——上海不仅是日军进攻南京的出发地,更是其最为重要的后勤心脏。

供应第6、9、16、18、114等师团,以及国崎支队等重兵集团,总计逾20万大军作战的庞大军需物资,正如同血液一般,从日本本土和东北源源不断地通过海运汇集于此,再通过内河与铁路网络输向前线。

这里的仓库,不是简单的储存点,而是真正意义上的战略物资吞吐枢纽。

他的第一个目标,直指核心——北苏州路日军军火库群。

化身黑猫,陈轩再次通过那条恶臭的排水沟,潜入了围墙之内。

眼前的景象比之前侦查时更令人心悸。

不仅仅是几栋仓库,而是连绵成片的巨大库房,仿佛一头蛰伏在苏州河畔的钢铁巨兽。

巡逻队的频率极高,探照灯的光柱交织成网,甚至还能听到军用卡车在仓库区内部道路上夜间转运物资的引擎轰鸣声。

前方的仓库,门口挂着“第貮弹药支库”的牌子。

巨大的滑动铁门紧闭着,侧下方有一个专供人员进出的小铁门,但也从内部锁死。

黑猫绕着仓库基座快速移动,寻找缝隙。

终于,在仓库背面,它发现了一个用于通风的百叶窗,位置较高,但下方堆放着一些废弃的木质货箱。

百叶窗的几片叶片已经锈蚀变形,留下了缝隙。

它轻盈地跳上货箱堆叠的顶端,人立而起,用爪子尝试拨动百叶窗。

缝隙勉强够它钻入。

它再次收缩身体,如同液体般,悄无声息地挤了进去,落入仓库内部。

里面的空间远超他想象,与其说是仓库,不如说是一个巨大的、没有立柱的遮蔽式广场。

屋顶极高,由钢架支撑。这里堆放的物资不再是“堆”,而是真正的“山”。

一眼望去,是望不到头的深绿色木质弹药箱形成的“山脉”和“峡谷”。

空气冰冷,弥漫着浓烈到刺鼻的枪油、发射药和钢铁的味道。

猫瞳扫视,心脏狂跳。

这里的储备量,恐怖到令人窒息。

6.5有坂步枪弹的箱子不是以“堆”论,而是形成了长达数十米、高近四米的“墙体”。

7.7重机枪弹和炮弹箱堆放在更深处,体积更大,数量同样惊人。

手榴弹箱被码放得如同垒砌的城墙砖。

数以千计的三八式步枪,连同刺刀,被油纸包裹着,整齐地捆扎成束,再放入长条箱,这些箱子堆成了另一个方阵。

这仅仅是一个仓库,外面还有好几个同样规模的弹药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