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门的涟漪接连不断,来自九域的使者络绎不绝:寒水域的渔民捧着能在星溪里产卵的“冰晶鱼”卵,希望能在星湖养殖;风鸣谷的绣娘带来了会发光的“银丝蚕”,想试试用星蚕丝织出星空锦缎;就连最偏僻的石漠域,也派来了骑着沙驼的使者,献上了能在岩石缝里结果的“石莲果”种子……
林晚昭站在星门旁的高台上,看着下方忙碌的景象,心中涌起一阵暖意。阿夜抱着玉书跑上来,兴奋地指着页面上不断增加的灵植图谱:“晚昭姐姐你看!清霄宗的云光稻已经发芽了,李村长的火玉麦冒出了红苗,寒水域的冰晶鱼卵开始孵化,连石莲果都在第七峡的岩壁上扎了根!”
玉书此刻已变得足有门板大小,页面上的图谱密密麻麻,九域的灵植与星空域的奇种交错生长,形成一幅活生生的“万灵共生图”。风长老捋着胡须,指着图中一处笑道:“你看这云光稻与星灵草套种的区域,稻穗上竟结出了带着星纹的米粒,煮出来的饭怕是能增长灵力呢。”
林晚昭凑近一看,果然见稻穗低垂,饱满的米粒上印着淡淡的银纹,像缀了星星的碎片。她想起云游子道长说的“一季三熟”,突然有了个主意:“阿夜,去把各域的种子分类登记,按生长周期排好种植表——咱们要让这片灵田四季都有收获,让每个来的使者都能带新的种子回去。”
阿夜刚跑下去,星门突然爆发出刺眼的光芒,一道巨大的身影从光纹中显现。那是一头体长三丈的玄龟,龟甲上刻满了星图,背上驮着座小巧的玉楼,楼前立着位穿墨色朝服的中年人,手持一卷金色卷轴。
“在下星官府令使,奉星空域主之命,特来册封。”令使声音平淡,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展开的卷轴上,星文流转成一行大字:“册封林晚昭为‘万界灵田使’,掌九域与星空域灵植互通之权,赐‘星壤玉玺’一枚,可调动方圆千里的星力滋养灵田。”
玄龟缓缓低下头颅,龟甲上的玉楼大门打开,一枚巴掌大的玉玺悬浮而出,玉玺通体由星岩雕琢,印面刻着“万界灵田”四个古字,周身萦绕着淡淡的星云。
林晚昭接过玉玺,指尖刚触到玉石,就感觉到一股磅礴的星力顺着手臂涌入体内,与玉书中的九域灵力相融。她抬头看向令使,问道:“星空域主可有其他吩咐?”
令使指着玄龟背上的玉楼:“此楼名‘万种阁’,内置星空域千年积累的灵植图谱,可供查阅。域主说,灵田之道,在于共享而非独占,望林使能让九域与星空域的灵植,在这片土地上真正做到‘万物共生,生生不息’。”
话音刚落,万种阁的窗户次第亮起,无数星文从窗内飞出,像萤火虫般落在玉书的空白页上,瞬间填满了最后一片空白。林晚昭看着图谱上新增的星空域灵植——会结出月光果的银叶树、能净化星尘的雾凇草、根系能编织星网的络星藤……每一种都带着独特的生长习性,却又能与九域灵植找到共生的平衡点。
“林晚会谨遵域主谕令。”她郑重地将玉玺收入储物袋,转身看向下方热闹的灵田。清霄宗的道士正在采收第一茬云光稻,金黄的稻穗在星风中起伏;李铁柱和汉子们围着火玉麦田欢呼,赤红的麦穗比在焚天域长壮了一倍;寒水域的渔民正往星湖撒网,网中跳动的冰晶鱼闪着蓝光;石漠域的使者蹲在岩壁边,看着石莲果的嫩芽穿透岩石,激动得抹着眼泪……
风长老走到她身边,拂尘指向星门处,那里又有新的身影出现,这次是几个背着药篓的姑娘,想必是来自药谷的使者。“你看,”长老笑道,“这灵田就像颗种子,一旦扎了根,就能长出无数希望。”
林晚昭望着朝阳下的灵田,稻浪、麦芒、鱼群、新芽……交织成一幅鲜活的画卷。她握紧手中的玉书,感觉到星壤玉玺的力量在体内流转,与九域灵力、星空星力融为一体。
或许,所谓的“废柴”,从来都只是没找到适合自己的土壤。而她何其有幸,能亲手浇灌出这样一片土地,让所有平凡的种子,都有机会长成参天大树。
星门处的光纹再次泛起,这一次,林晚昭笑着迎了上去——新的种子来了,新的故事,也该开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