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昊没有劝他留下,反而认真地问:“你自己想考研吗?对哪个方向感兴趣?”
“我一直对智能装备研发挺感兴趣的,”邵易阳眼睛亮了起来,“咱们的无线充电技术其实还有很大提升空间,比如能不能做到‘远距离充电’?还有,要是能把传感器集成到手机壳里,实现‘摔倒报警’‘环境监测’,那市场肯定更大。但这些都需要更扎实的理论知识,我现在的水平不够。”
“这不是正好吗?”吴昊笑着说,“你去考研,专门学智能装备研发,以后就是公司的技术核心。昊阳科技不能一直只卖手机壳,迟早要向高科技领域转型,到时候就需要你这样既懂技术又懂市场的人才。”
邵易阳愣住了:“你真的支持我去考研?公司现在正是扩张的时候,我走了,售后和供应链这块怎么办?”
“供应链我们可以找专业的第三方公司合作,售后团队已经成熟,有高诗琪盯着没问题,”吴昊拿出早就准备好的规划图,“而且我打算等你考上研究生后,和学校的实验室合作,把你的研究项目和公司的产品开发结合起来,产学研一体,这才是长久之计。”
接下来的几天,两人多次深入探讨公司的未来发展方向,“天蛾”也根据吴昊的想法,生成了一份昊阳科技详细的五年规划:(2011-2016):
1.短期(1-2年):巩固校园数码配件市场,模块化手机壳市场占有率达东北高校60%;启动与哈工大智能装备实验室的合作,研发第二代无线充电技术(充电距离提升至1米)。
2.中期(3-4年):从数码配件向智能硬件转型,推出搭载传感器的“智能防护手机壳”“便携式健康监测设备”;布局线上线下融合,在东北主要城市开设20家体验店。
3.长期(5年):进入新能源配件领域,研发适用于电动汽车的小型无线充电桩;公司升级为“昊阳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启动A轮融资,估值目标5亿元。
“你看,未来的路还很长,需要我们各司其职,”吴昊指着规划图,“你在学校搞研发,我在公司抓运营,王鹏负责市场推广,咱们三个人各司其职,比挤在一个办公室里更能发挥作用。”
邵易阳看着规划图,又看了看吴昊真诚的眼神,心里的犹豫彻底消失了:“行!我听你的!我报考哈工大的智能装备专业研究生,等我学成归来,咱们就搞‘远距离无线充电’,让昊阳科技成为真正的高科技公司!”
吴昊拍了拍他的肩膀:“当然好!我们需要懂技术的人盯着研发,你读研正好可以学更多东西。工厂的事我来牵头,线下店你帮着规划,咱们分工合作,两不误。”
窗外的雪越下越大,火炉里的火苗跳动着,映红了两人的脸。邵易阳忽然想起刚认识吴昊时,这个总穿着洗得发白的t恤的男生,眼神里却有股不容置疑的笃定。现在他终于明白,那不是盲目自信,而是对未来的清晰洞察。
“干!”邵易阳举起茶杯,“不管是读研还是做事,我都跟你一起,把昊阳科技做成真正的品牌!”
吴昊与他碰杯,茶水溅出几滴,落在那张写满数据的白纸上,晕开了一片小小的水渍。但这丝毫不影响纸上的蓝图——那是属于他们的,正在一步步变成现实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