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嘶……”台下响起一片抽气声。
“那少年心善,将人救回。可惜啊,当时镇上的郎中都摇头,说这人气息已绝,回天乏术。偏偏,被咱们镇上的洛老秀才,就是现在洛先生的先祖,给捡了回去,这一养,就是百年!那焦黑躯壳,竟慢慢恢复,成了如今洛家老宅里那位沉睡的‘睡仙’!”
众人的目光不由得都瞟向了角落里的洛文远。洛文远有些尴尬,又有些与有荣焉。
说书先生继续道:“这还只是其一!更奇的是,当时坠落的,可不只这一道‘流星’!另一道,落入芦苇荡深处,碎裂开来。有渔人网到过碎片,寒光闪闪,触手生凉,以为是宝物,可没过几日就霉运连连,只得扔回河中。还有孩童捡到,玩耍几日便高烧不退,邪门得很!”
“直到后来,有位游方的老道长路过,在芦苇荡中静坐三日,最终找到最大的一块碎片,惊叹此乃‘天外神铁’,蕴含灵性,只是煞气太重。老道耗费数年光阴,以其为核心,铸成一柄桃木法剑,方才压制住煞气。据说那老道后来成了有名的陆地神仙,而那柄剑,也成了镇派之宝!”
故事讲到这里,茶客们议论纷纷,有惊叹,有猜测,有对洛家“睡仙”的好奇,也有对那“天外神铁”和桃木剑的向往。
尘道人静静听着,手指无意识地在粗糙的茶杯边缘摩挲。没人注意到,他背上那用灰布包裹的长条物事,极其轻微地颤动了一下。
洛文远低声道:“这说书先生讲的,倒与镇上流传的说法相差无几。只是那桃木剑的下落,一直是个谜。”
尘道人端起茶杯,抿了一口,目光幽深:“或许,那剑并未远走,只是换了一种方式,留在了该留的地方。”
他这话说得有些玄奥,洛文远似懂非懂。
说书先生的故事告一段落,茶客们意犹未尽,又开始闲聊起明日十年一度的“祭河神”庙会,猜测着今年会有什么热闹。
尘道人却忽然站起身,对洛文远道:“洛先生,药力应已化开,我们该回去了。”
洛文远连忙点头,结了茶钱,两人一前一后走出沧澜书场。
外面的雨不知何时停了,夕阳的余晖穿过云层,将青萝巷染上一层温暖的金色。空气中弥漫着雨后泥土和青苔的清新气息。
尘道人走在前面,步伐沉稳。洛文远跟在后面,看着道人挺拔的背影,以及那灰布包裹下隐约的剑形,心中那个模糊的念头越来越清晰——
这位尘道长,与他先祖,与百年前那场“星坠”,定然有着极深的渊源!他昨日留下的药方,煎出的药汁呈淡金色,喂服时,先祖苍白的面容,似乎真的多了一丝几不可察的血色!
希望,或许真的就在眼前。
两人身影消失在巷子深处,而沧澜书场内,关于“睡仙”与“天外神铁”的议论,还在继续,为这平静的江南小镇,增添了一抹神秘的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