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河乡。
鸡公岭村。
小脚板底屯。
村落三面环山,一面有条小河从屯子中间流淌而过。
河水来自左侧山峰上的野生瀑布,时常有县城外的人过来瀑布附近拍照游玩。
有游客在游玩时观察地貌后笑称这儿是块风水宝地,有虎跃龙腾之势,日后必出大富大贵之人。
屯子里面的村民闻言,也只是淳朴的笑笑。
山脚下交通还算方便但是骑摩托车去县城路途太远。
太阳照在村屯小路,二十几户人家聚在一起,组成了一条安静的“街道”,有几户贩卖自家杀的猪肉和青菜。
三五个白发老人搬小凳子在屯子里唯一的小卖部门口晒太阳,讲着本地土话。
悠闲安宁的街道,在这里,时光似乎放慢了脚步。
下午三四点钟,知了躲在树荫里面大声地尽情鸣叫,如夏日催眠曲,让踏入此处的人昏昏欲睡。
街尾,一栋七十年代建的夯土瓦房。
黑瓦白墙,墙体斑驳,堂屋那两扇木质大门,原本的朱红色经过岁月洗礼,早已蜕变还原成它本来的颜色。
黎小小独自在家门口摘菜。
她脸庞白净,眉眼如画。扎起的马尾因为手里动作在阳光下调皮地颤动。
十八岁的花样年华,即使身穿最朴素的校服,也难掩那含苞待放的芳华。清纯、质朴、宛如瀑布下河流旁生长的野荷花。
高考结束后她自己估计分数,心中对考试成绩还算满意。
若没有意外,她能如愿考上心中理想的重点大学。
能考上是件好事。
可念书的费用,黎小小回头看了眼自家,无声地叹了口气。
家里只有她和身患残疾的父亲相依为命。
父亲行走不便,无法去县城做工,在家种田种地除了能养活她,挣不什么到钱。
念高中三年是靠着村屯叔伯的帮衬,以及领一些当地政府的补贴完成学业。
至于上大学的钱,暂时没有着落。
黎小小也不知道钱该从哪里来。
有班里同学说得对,成绩好不如家里条件好。
即使考上好大学又如何,毕业出来社会依旧是为了赚钱,他们家里有钱的,早已经赢在起跑线。
她还是想继续读书,穷人家的孩子唯有读书能改变命运。
从小山村里走出去,赚很多钱,看很大的世界。
坦克500停在村屯外道边。
车门打开,王冬生迫不及待地下了车呼吸新鲜空气。
别问,问就是车内空气糖分太高。
“我们到了,这里就是小脚底板屯。最后一个学生黎小小的家在前面。”陈老师指着前面“街道”两侧的房屋说道。
郭善宏拎出米面油,水果,分到另外两个大男人手里。把装有1000元现金的红包交给江舒婉。
红包只是今天来探望黎小小的礼物,以后资助的费用跟前三名学生相同,每个月直接打卡。安全省心。
江舒婉抬眸打量四周,深吸一口气:“这地方真安逸,身上那些外面社会给的压力,在踏上这片土地时仿佛全部被抽离掉。”
“环境好其实也有开发价值。”姜佑开口,看到风景秀丽的地方,首先想到是开发搞生态旅游。
这算是接手桃花源景区的后遗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