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默却没说话,指尖悬在全息图上方,缓缓划过机甲的能量核心区域。那里的聚灵阵纹路比设计图上密了三成,闪烁的频率却有些紊乱。“这里不对。”他忽然开口,声音因连日战斗有些沙哑,“聚灵阵的引气口太密集,在暗物质浓度高的区域会导致能量淤积,反而容易爆鸣。”他指尖轻点,在全息图上抹去三道纹路,“留主脉,加侧支,让能量像溪流分岔那样走,缓冲空间留足。”
通讯器那头传来潘红的回应:“收到,我们马上调整。”
陈默的目光移到机甲的胸甲防御层。三维图上显示,这里叠加了五层合金与玄铁,抗穿刺指数标红。“太厚了。”他摇了摇头,指腹按在胸甲内侧,“战士的心肺在高强度战斗中需要散热,五层叠加会导致内部温度骤升——上次刘江送来的测试报告里,有三个战士因为散热失灵晕倒在模拟舱,记得吗?”
他顿了顿,指尖在防御层内侧画出一圈浅痕:“把最里层换成多孔透气的星髓合金,既能传导能量,又能留出发热空间。外面四层足够抗冲击,没必要让战士在里面闷得像蒸笼。”语气里没有丝毫商量的余地,齐小烈在一旁看得清楚,陈默说这话时,眉峰微微蹙着,那是想起了某次战斗中,一个新兵因为铠甲散热故障,差点在撤离时掉队。
“还有这里。”陈默的指尖滑到机甲的颈部接口,那里的阵法纹路呈环形闭合,“传送通道里的空间波动是不规则的,闭合纹路会被震荡波冲散。改成螺旋上升的纹路,让波动能顺着纹路绕出去,就像给颈部加个‘引流阀’。”他抬眼看向全息图里战士的模拟头部,声音放轻了些,“颈部是最容易被能量流擦伤的地方,上次有个新兵的护颈没锁紧,回来时脖子上全是灼伤……这个细节不能漏。”
齐小烈突然笑了:“老陈,你这比潘红盯得还细。”
陈默没接话,调出机甲的单独生存模块。屏幕上显示,氧气储备能维持72小时,能量续航48小时。他直接在数字上敲了个叉:“改成氧气120小时,能量96小时。”
“没必要吧?”通讯器里的刘江有些疑惑,“联合舰队行动都是编队,很少有单独滞留的情况。”
“‘很少’不代表‘没有’。”陈默的声音陡然沉了下去,眼前闪过某次撤离时,为了掩护队友,一个战士独自被困在空间裂隙边缘的画面,“我们不能用‘概率’赌战士的命。多出来的储备,可能就是他们等救援的那几个小时。”他指尖重重戳在“生存模块”四个字上,“把水循环系统再加固一层,上次那个战士的水循环装置被碎石撞坏,渴了两天才等到我们……这种事,不能再发生。”
全息图里的新机甲在他的调整下,渐渐褪去了最初的凌厉,多了几分内敛的厚重。防御阵纹不再追求极致的抗冲击,而是在关键部位留出缓冲;能量回路增加了冗余设计,哪怕某条线路被打断,备用线路能立刻启动;连靴底都加了防滑的星纹,那是他想起某个战士在湿滑的星舰残骸上滑倒,被外星生物的尾刺划伤。
“最后一点。”陈默的目光落在机甲的生命维持系统指示灯上,那原本是嵌在手腕内侧的小灯,“挪到胸口正前方,改成红色高亮。”他解释道,“战斗中看不清手腕,但胸口的灯亮不亮,队友一眼就能看见。要是哪个战士的生命体征出了问题,这盏灯就是求救信号——我们不能让任何一个人在没人知道的情况下倒下。”
通讯器那头沉默了片刻,然后传来潘红带着哽咽的声音:“我们明白了。”
陈默关掉全息图,重新戴上头盔。面罩落下的瞬间,他看了眼身后的队员们,他们的铠甲或多或少都带着伤痕,却个个挺直了脊梁。“告诉刘江和林杰,”他对着通讯器说,声音透过金属面罩,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郑重,“机甲的参数可以改,性能可以调,但有一条不能动——保护里面的人,永远是第一位的。”
虚空的风穿过休整舱,带着能量流的嗡鸣。陈默抬手按了按胸口的铠甲,那里的内侧,潘红曾偷偷刻过一个小小的“安”字。他知道,苗王小世界里的那些人,和他一样清楚:这些冰冷的机甲背后,是一个个等着回家的战士,是无数个在屏幕前揪心等待的家庭。
“出发。”他对队员们说,转身走向传送通道的深处。新机甲的图纸正在苗王小世界里紧急修改,那些被调整的纹路、加固的模块、增加的储备,都藏着同一句话——要让每一个穿上铠甲的人,都能活着回来。
苗王小世界的实验场被厚重的阵法笼罩,淡金色的光幕将场地与外界隔绝,避免实验能量波及小世界的稳定。此刻,场中央矗立着三台新机甲,银灰色的甲身在模拟星空灯的照射下泛着冷光,表面的符文纹路如蛰伏的游龙,只待指令便会苏醒。
潘红站在控制台前,指尖在虚拟面板上滑动,调出第一组测试参数:“模拟虚空生物‘噬能水母’的能量冲击,强度设为A级,准备——释放!”
指令落下,场边的能量发射器瞬间嗡鸣,一道幽紫色的能量流如活蛇般窜出,直扑最左侧的机甲。就在能量流触碰到机甲表层的刹那,甲身的“归元阵”符文骤然亮起,淡青色的光芒顺着纹路游走,形成一个半透明的茧。幽紫色能量撞在茧上,并未如预期般炸裂,反而像被无形的漩涡牵引,顺着符文轨迹流转,最终汇入机甲背部的能量储存舱。
“能量转化率78%!”刘江盯着实时数据,声音里难掩兴奋,“比上次测试提升了12%!但……”他忽然皱眉,指着屏幕上跳动的波动曲线,“归元阵在吸收峰值时,第三道侧纹出现了0.3秒的迟滞,这会导致能量溢出,灼伤表层合金。”
林杰立刻调出阵图全息投影,指尖点在第三道侧纹的拐点处:“这里的符文节点太密,能量流过快时会形成拥堵。把节点间距拉大0.1微米,同时嵌入微型超导芯片,用电子脉冲辅助疏导。”他转头对负责阵法刻画的修真者喊道,“用‘流火笔’重绘这一段,笔尖灵力要稳,不能断流!”
修真者应声上前,手持镶嵌着火系灵晶的流火笔,笔尖悬在机甲表层,淡红色的灵力顺着笔锋流淌,在合金上烙下新的纹路。每一次落笔都精准无比,原本滞涩的拐点处,此刻的符文如溪水般流畅,与科技芯片的线路完美契合。
第二轮测试针对能量护盾。模拟装置释放出高频震荡波,这是星际海盗常用的干扰武器,能瓦解常规护盾的能量结构。机甲的“镇岳罩”应声展开,淡蓝色的护盾如倒扣的碗,将机甲笼罩其中。震荡波撞在护盾上,激起一圈圈涟漪,却始终无法穿透。
“护盾强度达标,但能耗太高。”潘红看着能量储备条以肉眼可见的速度下降,“持续承受这种攻击,最多撑5分钟。”她忽然想起陈默的话,“不能只靠硬抗,要让护盾学会‘卸力’。”
刘江灵光一闪,调出“太极图”的古籍扫描件:“把护盾的能量流转改成阴阳双鱼结构!”他在虚拟面板上快速绘制,“让震荡波从阳极流入,经过阴极转化,抵消掉70%的冲击力,剩下的再由储能舱吸收。”
改造后的护盾启动时,淡蓝色的光罩表面浮现出黑白相间的鱼形纹路。当震荡波再次袭来,护盾不再硬接,而是如水流般包裹住能量流,黑白双鱼缓缓旋转,将狂暴的震荡力一点点中和。“能耗降低60%!”林杰拍了下桌子,屏幕上的储备条下降速度明显放缓,“这样就算持久战,也能撑得住!”
最棘手的是应对“空间撕裂刃”——这是高阶虚空生物的天赋攻击,能直接割裂空间,对机甲的物理与能量防御同时造成损伤。前几次测试中,机甲的玄铁外层直接被撕开裂缝,能量核心暴露在外。
“必须让表层同时具备空间稳定性。”潘红盯着撕裂刃的模拟轨迹,“我查过修真典籍,‘定星砂’能稳固空间结构,我们可以把它磨成粉,混入合金熔炼。”
熔炼炉前,刘江亲自把控温度。定星砂遇高温会挥发,他需要精准控制在1700摄氏度,同时用机械臂将砂粉均匀撒入熔融的合金中。“3、2、1……撒!”砂粉落入熔炉的瞬间,他立刻启动降温程序,让合金在凝固前将定星砂牢牢锁住。
新机甲的表层合金泛着细微的金沙光泽。当模拟空间撕裂刃袭来时,甲身的“锁空阵”符文亮起,定星砂与符文共鸣,形成一层看不见的空间锚。撕裂刃划过甲面,只留下一道浅浅的白痕,便被阵法引导着偏离了轨迹,撞在实验场的能量墙上湮灭。
“物理防御提升至b+级!空间稳定性达标!”林杰的声音带着激动,他扯掉沾着油污的手套,用力搓了搓脸——为了调试锁空阵的频率,他已经三天没合眼了。
实验场的灯光下,潘红看着三台机甲完成最后一轮测试:归元阵将85%的攻击能量转化为动力,镇岳罩在承受十次A级冲击后依然稳定,锁空阵成功抵御了三次空间撕裂刃的攻击。控制台旁的显示屏上,陈默强调的“生命保护优先级”被标成了醒目的红色,每一项数据都在朝着这个目标靠近。
“最后一步,”潘红拿起通讯器,声音带着一丝疲惫却异常清晰,“给所有机甲加装‘紧急弹射舱’,一旦核心受损,0.5秒内必须将战士弹出至安全区域。弹射舱外层裹上‘虚空水母’的凝胶提取物,能缓冲空间乱流的冲击。”
刘江和林杰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里看到了释然。实验场的地面上,散落着无数报废的零件、画满公式的草稿纸,还有吃剩的压缩饼干包装——这些都是他们熬了一个又一个通宵的证明。
当第一台通过所有测试的机甲被传送至联合舰队时,潘红站在实验场中央,轻轻抚摸着留下的机甲残骸。那些划痕与裂痕里,藏着无数次失败的沮丧,更藏着从失败里爬起来的执着。在苗王小世界这片被阵法与科技守护的土地上,他们用智慧与汗水,为即将踏入星海的战士们,筑起了一道坚不可摧的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