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网游竞技 > 星空斗士 > 第63章 战略性表演

第63章 战略性表演(2 / 2)

没人知道,那个被按在地上的人类战士正通过牙齿里的微型麦克风冷笑:“熊大,你爪子再重点,我这硅胶假皮就要真破了。”

三米外,披着铁甲的变异熊喉咙里发出低沉的咕噜声,爪子在“战士”后背划出三道火花——那是藏在鬃毛里的电极片释放的特效。它眼角的传感器扫过穹顶角落,确认伪装成广告牌的外星摄像头正聚焦在自己的獠牙上,便故意张开嘴,露出沾着红色糖浆的牙齿。

屏幕下方的滚动条里,外星赌徒的下注信息飞速刷新:“押铁甲熊胜!”“再加五个星币,赌人类断腿!”这些文字被实时传输到地下五十米的指挥中心,陈默看着屏幕里扭曲的外星文字,指尖在控制台上敲出指令:“第三幕,反转开始。”

下一秒,人类战士突然翻身,从靴子里抽出一把闪烁着蓝光的匕首——那是用LEd灯条和塑料打造的道具。他“精准”地刺入铁甲熊的腋下,那里的传感器立刻触发烟雾装置,铁甲熊轰然倒地,胸口的“血洞”里冒出彩色的烟雾。

星环赌场爆发出震耳欲聋的欢呼,庄家的触手上弹出结算单,紫皮肤赌徒们互相击掌,没人注意到屏幕角落里一闪而过的异常:人类战士转身时,后颈露出的皮肤下,有一道金属光泽的线条迅速隐没。

地下指挥中心里,战士摘下头盔,露出一头汗水浸湿的短发。“检测到三个探测器在同步直播,”技术员推来一杯水,“他们的数据分析系统把烟雾判定成了生物体液蒸发,完美。”

铁甲熊的扮演者掀开厚重的道具服,里面的冷却系统正呼呼作响。“刚才那下扑咬差点把我肋骨压断,”他揉着胸口笑,“不过看赌场那反应,这戏演得值。”

陈默望着屏幕上仍在滚动的下注信息,眼神凝重。外星观测者或许会怀疑,但沉迷赌博的族群只会相信自己愿意看到的——一场低等生物的野蛮厮杀,正好满足了他们的优越感。

“准备下一场,”他按下通讯器,“让变异虫族和植物人类登场,这次换个‘两败俱伤’的剧本。”

星环赌场的直播窗口切换了画面,新的战斗在沙漠中展开,而地球的真实力量,仍藏在这些精心编排的假象之下,等待着该被看见的那一天。

生的低频震动被厚重的合金层隔绝在外,只有警报器的尖啸和金属撞击的脆响在穹顶下回荡。这里是陈默打造的“方舟”训练基地,三百米高的中央舱室里,一艘艘银色战舰的虚影在全息星图中穿梭——那是按外星主力舰参数1:1还原的模拟靶场。

“‘玄鸟七号’注意规避!左前方出现曲率陷阱!”指挥台后的陈默敲下指令,指尖的残影在控制屏上划出蓝色光轨。训练舱内,飞行员林野猛地拉动操纵杆,反物质引擎喷口瞬间转向,战机在虚拟陨石带中划出一道S形轨迹。他的飞行服紧贴在身上,每一寸肌肉都在对抗着9G的过载,汗水顺着头盔边缘滴落,在地板上汇成小小的水洼。舱壁的显示屏上,模拟的外星离子炮正追着战机的尾焰,每一次近炸都让驾驶舱剧烈震颤,全息投影甚至模拟出冲击波扫过的灼热感。

隔壁的重力训练室里,陆战队员们正扛着三十公斤的合金盾牌,在3倍重力环境下冲刺。他们的靴底嵌入磁力吸盘,每一步都在金属地面上砸出沉闷的响声。队长赵刚低吼着挥出合金战刀,刀刃劈开悬浮的全息靶标——那是模拟的外星生物能量屏障,刀身与靶标接触的瞬间,电流顺着刀柄传来,震得他虎口发麻。“速度再快0.5秒!”他对着队员们吼道,自己率先加速,盾牌在身后拉出残影,撞碎了突然从地面弹出的模拟触手。训练室的重力突然切换成失重模式,所有人立刻蜷缩身体,用磁力靴固定在舱壁上,手中的粒子步枪同时转向,弹幕精准覆盖了从天花板降下的虚拟敌群。

更深层的武器测试区,工程师们正给“星轨炮”装填模拟弹药。炮管长达百米的巨炮斜指穹顶,能量导管里流淌着幽蓝色的等离子体,发出蜜蜂振翅般的嗡鸣。“第三次充能测试开始!”随着指令下达,炮口爆发出刺眼的白光,一道能量束穿透二十层能量屏障,在靶墙上轰出一个篮球大小的熔洞。负责校准的技术员立刻扑上去,用激光尺测量弹着点与瞄准线的偏差,汗水滴在灼热的金属表面,瞬间化作白色的蒸汽。

医疗舱内,军医们正在给刚结束真空适应训练的士兵做检查。这些士兵穿着暴露在外的防护服,皮肤在低气压测试中泛起细密的红疹——这是为了模拟太空舱破损时的应急状态。“肺泡扩张度正常,血压波动在安全阈值内。”军医记录着数据,目光却落在屏幕角落的外星生物解剖图上,“下次训练加入神经毒素抵抗模拟,观测者族群的生物武器数据库刚更新。”

陈默站在中央控制室的环形屏幕前,指尖划过各个训练区的实时画面:飞行员在旋转舱里承受12G过载时扭曲的脸,陆战队员在零重力格斗中喷出的鼻血,工程师调试曲率引擎时被辐射灼伤的手背。这些画面本该令人心悸,但他的眼神里只有冷静——每一道伤疤,都是对抗外星文明的勋章。

“模拟舰队遭遇伏击,请求支援!”战术模拟系统突然弹出红色警报。陈默按下确认键,训练舱内的所有灯光瞬间切换成红光,全息星图上的虚拟敌舰数量骤增三倍。飞行员们的呼吸声在通讯频道里交织,陆战队员的靴底摩擦声汇成急促的鼓点,武器测试区的星轨炮开始第二轮充能,炮口的蓝光映亮了每个人眼中的火焰。

地下基地外,外星探测器仍在忠实地传输着人类与变异生物厮杀的画面;而在这片被岩石与合金包裹的黑暗中,一支真正的太空舰队正在血与火的淬炼中,等待着冲破地表的那一天。

贝加尔湖以北的永久冻土层里,零下五十度的寒风卷着雪粒抽打地面,而地下三百米的训练舱内,三台“西伯利亚之熊”机甲正踩着液压活塞,在模拟的外星红砂岩地貌上狂奔。机甲的履带碾过冰面,溅起的碎冰在全息投影中化作火星地表的赤铁矿粉尘——这是地质学家根据卫星数据还原的登陆场环境。

为了掩盖机甲的能量反应,地面上的伪装基地正上演着“对抗极地变异熊”的戏码:二十辆老式坦克围着冰湖射击,炮弹在湖面炸开巨大的冰洞,潜水员穿着模拟变异熊外形的潜水服,在冰洞里发出震耳欲聋的咆哮。这些噪音刚好能干扰外星探测器的声波分析,而机甲训练产生的能量波动,则被伪装成地热活动的自然辐射。

“机甲三号左膝关节压力超标!”指挥中心里,俄军指挥官盯着屏幕,看着机甲在虚拟陨石雨中做出翻滚动作。舱壁突然喷出白色烟雾,模拟外星大气的腐蚀性气体,机甲的外层装甲立刻弹出透明护盾,护盾上瞬间布满细密的裂纹——这是故意设置的“故障特效”,通过地下光缆传输到地表的监测站,让外星探测器解读为“劣质合金在低温下的正常损耗”。

马瑙斯雨林深处,藤蔓缠绕的伪装营地正进行着“对抗食人花”的演习:士兵们用火焰喷射器烧毁人工培育的巨型猪笼草,无人机投下的烟雾弹在林间弥漫,模拟植物变异释放的神经毒素。而在地下五十米,五台“绿蟒”机甲正悬浮在零重力训练舱内,机械臂挥舞着高频振动刀,切割着全息投影的外星生物骨骼。

为了让能量信号符合“生物电特征”,巴西军方特意在训练舱外包裹了三层活体苔藓——这些经过基因改造的植物能吸收机甲的电磁辐射,再释放出与变异植物相似的生物电波。当外星探测器的扫描波束穿透雨林,只会解读到“植物与机械的低阶对抗”。

“切换至金星大气压模拟!”教官的吼声在舱内回荡,机甲的驾驶舱立刻加压,飞行员的脸颊被压得变形,却仍精准地操作机械臂,将模拟的外星能量核心装入运输舱。地面上,伪装营地的士兵们正抬着假的“能量核心”(实则是灌满泥浆的合金罐),与穿着植物伪装服的同伴“激烈交火”,枪声与爆炸声通过定向扬声器传出,完美覆盖了地下机甲的液压声。

昆仑山冰川深处的地下基地里,十台“昆仑”机甲正站在倾斜45度的模拟甲板上,演练着登陆外星母舰的战术。它们的足部喷出磁力线,牢牢吸附在光滑的金属表面,肩部的粒子炮交替开火,在全息靶标上打出密集的弹孔。基地的温控系统模拟着冥王星的极寒环境,机甲的外壳覆盖着一层白霜,散热孔喷出的热气瞬间凝结成冰晶。

地面上的掩盖手段更为精妙:科考站的队员们正用钻机“开采”冰川下的“特殊矿石”(实则是机甲训练产生的废料),直升机吊运着巨大的保温箱,里面装着的“变异雪豹标本”其实是机甲的备用零件。当外星探测器掠过青藏高原,只会看到科考队与“变异生物”的“遭遇战”——队员们用麻醉枪射击穿着雪豹伪装服的士兵,雪地里的血迹是掺入防冻剂的动物血,能量读数则被冰川的天然磁场干扰成“地热勘探的正常数据”。

“全球伪装网同步率98%。”陈默的指挥中心里,屏幕上跳动着各国基地的实时数据。俄罗斯的冻土噪音、巴西的苔藓电波、中国的冰川磁场,像一张无形的网,将太空作战训练严严实实地裹在其中。

外星观测者的报告里,地球各国的异常活动被统一归类为“应对本土变异生物的防御准备”。他们看着屏幕上人类与变异动植物的“苦战”,意识流里满是不屑——却不知那些在泥泞与冰雪中“狼狈作战”的身影背后,正有一支机甲军团在模拟星海中,磨亮了指向星空的利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