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洛,你对国内的摇滚圈怎么看?”
“都玩摇滚了,还要去抱团取暖弄一个圈子去排斥一些所谓的外人,这事本身就挺不摇滚的。”
“……没想到你居然会这样想。”
魔都某高档餐厅,随便吃了几口后,二十年前的摇滚传奇和冉冉升起的摇滚新星,终于开始了他们之间的谈话。
只是这个谈话,因为某个家伙啥都敢说的缘故,好像一上来攻击性就有点足。
汪峰越来越觉得眼前这个十八九岁的孩子有意思了。
有意思到,让他觉得自己这趟魔都没白来。
本以为这个年纪的孩子,正是热血最上头,也最渴望表达些什么的时候。
对于他这样“商业化严重”且“歌颂主旋律”的艺人,应该是充满唾弃和轻蔑的。
但汪峰却没有在洛风的眼中看到任何类似的不屑,甚至连些许掩饰都没有。
反而是在洛风提到国内滚圈的时候,他看到了些许的调笑之色。
“那您觉得我应该怎么想?和某些人一样去一昧强调所谓的摇滚精神,结果器乐只会c和弦和动次打次,扯着破锣嗓子吼两声就敢说自己唱核嗓?”
“还是看着世界摇滚史背上一二十个历史级乐队的名字和代表作,然后逢人就报菜名以换取优越感,顺便把当代所有乐队怒斥为伪摇?”
“亦或是生如枪花死如涅盘,张楚死了何勇疯了窦唯成仙了,国摇94红磡后就死了,德国战车缓缓驶入绿洲——”
“停停停,够犀利了,攻击性够了。”汪峰被突然开炮的洛风给吓了一跳,“从乐手到歌迷全都被你骂一遍了。”
“骂一骂怎么了?他们不是最喜欢针砭时弊来着?当他们自己就是时弊的一部分,那就别忌讳别人拿他们开涮。”
“真能够被我攻击到的,那大概自己就能够被划到伪摇的范畴之内了。”
洛风两手一摊,满不在乎。
也不知道是不是某种定律,任何东西,只要加上个“圈”字,那立马就会开始出现一股子异味。
摇滚和摇滚圈,就尤其如此。
华夏摇滚最核心的圈子是京圈。
京城的大院子弟和学生们,在八九十年代那个新旧交替,无数思潮冲击的时代,接触到了摇滚这样的自由奔放又具有批判性的音乐风格。
本来身处四九城这个各类思潮爆发的中心,这些人的表达欲望就强,和摇滚可谓是一拍即合,就此诞生了华夏最早的摇滚乐群体。
像摇滚乐神话崔健,黑豹乐队、唐朝乐队、魔岩三杰窦唯张楚何勇等等,都是京圈摇滚的杰出代表。
但这些顶级音乐人有多伟大,那京圈这个破圈子就有多烂。
说白了,这个以京城大院子弟为初代核心的摇滚圈子,绝大多数人,骂人的意愿是远远高于玩音乐的,玩摇滚就是为了能够光明正大地写歌骂人骂社会
能够有动力去钻研摇滚的音乐性的人少之又少。
就像洛风刚刚骂的一样,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八成以上的所谓“摇滚乐队”的平均音乐水平,甚至不一定比得上ygo时期的无雷粉毛。
写出来的作品更是在音乐性上只配被扫进垃圾堆。
(不用对号入座哈,但凡能够从那个年代活到今天的乐队,基本上就都脱离了作者这段话的攻击范围了。)
偏偏作品稀烂的同时有眼高于顶,批判这个批判那个,抱团取暖疯狂排外。
一边“呼吁批判社会不公”,一边黄赌毒一个不落地糜烂享乐,只能说多少有点讽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