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的最后,笔迹更加凝重:
“星陨之事,骇人听闻,然证据不足,难以撼动参天大树。望诸君慎之再慎,保全有用之身,以待天时。切记,蛰伏非怯懦,乃蓄力。”
落款处,没有姓名,只有一个用简练线条勾勒出的、咆哮的虎头侧影——这是当年洛擎川亲卫“虎贲营”的暗记!
信的内容不长,却信息量巨大。言辞极其谨慎,没有慷慨激昂的承诺,没有明确表态支持,通篇透着在巨大压力下如履薄冰的无奈与克制。然而,在这克制的背后,却蕴含着实实在在的帮助:情报预警、物资支援、紧急避难所……每一句都经过深思熟虑,既表达了“袍泽之谊”的不忘,又将风险控制在可控范围内,避免引火烧身。
“侯爷那边……”万剑声沉吟道。
陈啸林将油布紧紧攥在手心,深吸一口气,眼中既有感激,也有沉重:“李牧将军身系北疆安危,立场敏感,不能轻易表态。能默许如说是一份‘底线承诺’和‘行动指南’。他们信了,也愿意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帮忙,但更大的风暴,需要我们自己扛。”
他看向昏迷的洛逍遥,声音低沉:“洛小子,你听到了吗?北疆……还有老兄弟记得洛将军,记得那份血性!这世道,还没烂透!”
万剑声点了点头:“有此助力,我们便不是完全孤军奋战。至少,多了几条退路,多了几分预警。”
赵石头虽然不能完全理解信中的机锋,但看到陈啸林和万剑声凝重的神色稍缓,也隐约明白是有了好消息,小脸上不禁露出一丝希冀。
然而,这丝刚刚升起的希望,很快被殿外万剑声一声低沉的警示打断:“嘘!有动静!”
陈啸林瞬间将油布塞入怀中,提起短斧,眼神恢复锐利,低声道:“看来,有人不想让我们安稳地等到援手啊。”
北疆回信,如暗夜微光,虽不耀眼,却指明了方向,带来了实际的支撑。
但危机,也从不同方向,悄然合围。
古观内的短暂平静,即将被彻底打破。真正的考验,就在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