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女配?不,绿萍才是女主 > 第84章 赤诚破奸谋:科技长城的信任抉择

第84章 赤诚破奸谋:科技长城的信任抉择(1 / 2)

防弹车碾过国安局大院的碎石路,陈默被两名安保人员夹在中间,手腕上的铐链随着颤抖叮当作响。

我攥着装有录音文件和证据链的加密硬盘,军用匕首的棱角隔着衬衫硌着肋骨——这是祖父留下的武器,此刻却比任何时候都更能给予我底气。

白老将军办公室的檀木门缓缓敞开时,刘主任正俯身汇报工作,镜片后的眼睛在看到陈默的瞬间骤然收缩。“将军,我想您该听听这个。”我将硬盘插入终端,陈默供述的音频在寂静中炸开,刘主任“借刀杀人”的嘶吼声让窗外的白鸽惊飞而起。

刘主任的领带突然歪斜,他踉跄着撞翻了茶几上的青瓷茶杯:“污蔑!这是汪氏集团的栽赃!汪绿萍,你可不要信口开河,胡说八道!”

但当系统调出邮件Ip追踪记录、权限码使用日志和刘主任父亲97年破产档案时,刘主任扶着桌沿的手指开始不受控制地抽搐。

白老将军的勋章在阳光下泛着冷光,他重重按下红墙外的警报按钮:“封锁国安局所有出入口,调取刘主任办公室近三个月的监控。”

走廊里传来急促的脚步声,刘主任突然冲向落地窗,却被我甩出的匕首钉住了西装外套——锋利的刀刃擦着他的耳垂,深深没入窗框。

“当年令尊破产,是因为参与金融黑市交易。”我从口袋里掏出泛黄的判决书复印件,纸张边缘还带着霉斑,“汪老爷子曾亲自去医院探望,却被拒之门外。刘主任,你用二十年编织的仇恨,不过是一场自欺欺人的闹剧。”

陈默突然瘫坐在地,望着刘主任扭曲的脸喃喃自语:“原来……一切都是假的……”而刘主任在被拖走时,镜片碎裂的眼睛里只剩疯狂:“汪绿萍!就算我死,也要拉着你们陪葬!”

刘主任被两名卫兵反剪双臂按在地上,却仍在疯狂挣扎,领带彻底歪斜地挂在脖子上:“将军!您不能信她!汪氏集团掌握着超越军方的技术,这本身就是国家安全隐患!”他的声音因激动而嘶哑,唾沫星子溅在光洁的地板上,“我承认,我是利用了陈默,但我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国家!”

白老将军猛地一拍桌子,茶杯里的龙井再次泼溅出来:“为了国家?用国安局的权限码向境外输送核心技术,也是为了国家?”

“那是权宜之计!”刘主任的眼镜滑到鼻尖,眼神却异常“坚定”,“我故意把假代码传给他们,就是为了设局!只要他们露出马脚,我们就能顺藤摸瓜打掉整个间谍网络!”他转向我,眼中闪烁着诡异的光,“汪绿萍!你敢说汪氏集团没有私下接触过境外势力吗?三年前那笔三千万的汇款,汪绿萍,你又怎么解释?”

我冷笑一声,将一份文件甩在他脸上:“那是汪氏慈善基金向东南亚海啸灾区捐赠的医疗物资采购款,所有报关单和接收函都在这里。倒是你——”我调出他发送给境外邮箱的原图,“这张财务流水照片的拍摄角度,分明是在国安局档案室!你窃取国家机密文件通敌,现在还敢谈爱国?”

“我那是为了钓鱼!”刘主任像一头困兽般嘶吼,额角的青筋暴起,“将军您想想,民营企业掌握量子通讯技术,这合理吗?他们背后一定有不可告人的势力!我是在替国家清除隐患啊!”

白老将军缓缓站起身,军靴踏在地板上发出沉重的声响。他走到刘主任面前,弯腰捡起他掉落的眼镜,镜片上布满了裂痕:“小刘,你父亲破产的判决书我看过了。”老将军的声音突然变得沉痛,“当年汪老爷子不仅去医院探望过,还匿名捐了一大笔钱帮你们家还债——这些,你真的不知道吗?”

刘主任的身体猛地一僵,眼中的疯狂瞬间褪去,只剩下茫然和震惊。但很快,他又像是抓住了最后一根救命稻草,嘶声喊道:“就算是这样!汪氏集团功高震主是事实!国家必须掌控核心技术,我只是用了更激进的方式……我的初衷是好的,是为了国家啊!”

“住口吧!”白老将军猛地将眼镜摔在地上,镜片碎成几片,“刘主任,你这种被私心和仇恨蒙蔽了双眼的人,也配谈爱国?”他转向卫兵,声音冰冷,“把他带走,严加看管!”

刘主任被拖走时还在不停地嘶吼:“将军,我是爱国的!我真的是为了国家……”那声音越来越远,最终消失在走廊的尽头,只留下满室的狼藉和令人作呕的“爱国”谎言。

白老将军拍了拍我的肩膀,苍老的手掌带着硝烟的余温:“丫头,准备一下。接下来,我们要给那些境外势力看看,中国的科技长城,不是谁都能撼动的。”窗外,晨光刺破云层,将国安局的徽章照得通体透亮。

三天后的国家重要会议中心会议室,紫檀木会议桌光滑如镜,清晰倒映着全息投影里汪氏集团的技术成果。桌沿精心摆放的青瓷笔筒里,几支钛合金笔静静躺着,笔身反射的微光与投影光芒交相辉映。

国防部门负责人手持激光笔,指尖轻转间,红色光点在量子通讯基站模型上精准跳跃:“诸位,汪氏的‘天穹’系统已通过十二轮严苛的军方压力测试。在模拟强电磁干扰、极端温湿度等复杂环境下,信息传输的误差率始终低于0.001%,完全具备接入国家级保密网络的条件。”他顿了顿,调出系统运行的动态数据流,密密麻麻的绿色代码在投影边缘流转,“更值得关注的是,该系统的应急响应速度比现有标准快0.3秒,这在关键领域意味着什么,大家都清楚。”

参会的领导同志目光同时投向白老将军,他刚结束一场基层调研,军呢制服的袖口还沾着些许风尘。布满皱纹的手轻轻抚过胸前的勋章,每一枚都镌刻着岁月的痕迹,声音带着战场上淬炼出的铿锵:“刘主任事件后,不少企业选择观望,汪绿萍却主动提交了集团核心技术的自检报告。整整三百七十二项专利,从算法逻辑到硬件参数,逐条接受国安部门审查,最终全部通过。”他拿起桌上的技术白皮书,纸张翻动的声音在安静的会议室里格外清晰,“事实证明,有些企业的脊梁,生来就是为撑起国家科技的天空。”

话音未落,投影画面突然切换成东南亚海域的实时监控。汪氏集团研发的无人巡逻艇正劈波斩浪,艇首犁开的白色浪花如同展翅的海鸥。阳光下,艇身上“”的字样被海水冲刷得愈发鲜亮,艇载雷达旋转的轨迹在海面上投下细碎的光影。监控画面右下角的数据流显示,巡逻艇正以28节的航速巡航,各项设备运行参数稳定在绿色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