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执剑者暗流扶贫路 > 第334章 雨夜挖出来的不是证据,是祭品

第334章 雨夜挖出来的不是证据,是祭品(1 / 2)

凌晨一点零七分,青禾镇废弃双塘砖窑。

黑色的越野车像一头受伤的野兽,停在泥泞的土路尽头,远光灯刺穿暴雨,照亮了一片被水流冲刷得沟壑纵横的黄土坡。

林晚秋推开车门,冰冷的雨水瞬间浇透了她的风衣。

她没有丝毫停顿,径直走向那片坡地,手中的强光手电像一把手术刀,精准地剖开黑暗。

昨日刚刚回填的痕迹在雨水的浸泡下,再也无法伪装。

新土与旧土的颜色分界清晰,表层浮泥是新土覆盖的证据,在灯光下泛着与周围不同的油亮光泽。

她的真实之眼启动,视野中的一切瞬间被解析成数据。

她看到了几处被雨水模糊的脚印,但脚印边缘土壤的挤压形态却被她的超强直觉捕捉、放大、分析——这是至少两个人穿着硬底工装靴留下的,重力分布不均,一深一浅,说明他们在挖掘时交替用力,且动作仓促,撤离时间不超过十二个小时。

他们来过。

她没有贸然动手,而是从后备箱取出一个便携式金属探测仪,在可疑区域上空缓缓扫过。

冰冷的雨滴敲打着仪器外壳,发出单调的噪音,直到一阵尖锐的蜂鸣声响起,打破了雨夜的死寂。

信号源,地表下约四十厘米。

她扔掉探测仪,从车里抽出那把早已备好的折叠工兵铲。

铲刃切入湿滑的泥土,发出沉闷的“噗嗤”声。

她开始挖掘,没有求援,没有声张。

动作沉稳得不像是在寻找证据,更像是在进行一场庄重而悲怆的仪式。

每一铲下去,都仿佛在挖掘自己早已被埋葬的过往。

雨越下越大,混着泥浆,从她的额头、脸颊滑落,分不清是雨水还是汗水。

凌晨两点十九分。

工兵铲的尖端碰到了一块坚硬的物石,发出“咔”的一声脆响。

林晚秋停下动作,跪在泥坑边,用手小心翼翼地拂去周围的烂泥。

一块焦黑的木箱残骸,渐渐显露出来。

箱体在地下埋了太久,又或许经历过那场档案库的大火,已经腐朽不堪,但镶嵌在锁扣位置的一枚铜质标牌,却在泥水的冲刷下,闪着幽暗的光。

她用指尖擦去上面的污垢,一行蚀刻的小字触感冰冷——“青禾镇财政·2013年度专项审计封存”。

心脏仿佛被一只无形的手死死攥住。

她戴上取证手套,用随身携带的多功能军刀,小心地撬开早已锈死的锁扣。

腐朽的木板应声碎裂,露出了里面的东西。

不是想象中的现金、金条,也不是成沓的机密文件。

而是一叠被厚厚油纸紧密包裹的物件。

林晚秋的呼吸几乎停滞。

她将油纸包完整地取出,放在一块干净的雨布上,一层层剥开。

油纸内部异常干燥,完好地保护了里面的东西——十几页账本的残页。

纸张泛黄,边缘有被火燎过的痕迹。

上面记录的都是些看似寻常的扶贫款项支出,每一笔都对应着一个贫困户的名字。

她取出紫外线手电,幽紫色的光束打在其中一页最不起眼的角落。

瞬间,一行用特殊药水写下的批注,如鬼魅般浮现。

“晚秋基金→三桥村分流比例3:4:3”。

晚秋基金……用她的名字命名的基金。

林晚秋的瞳孔猛地收缩。

那行字的旁边,还附有一张极其潦草、却又无比清晰的手绘资金流向图。

三个箭头从“晚秋基金”这个源头分出,分别指向三家注册地在省外的空壳公司,而这三家公司的资金在经过几轮眼花缭乱的对倒后,最终汇入了一个名为“青禾镇烈士抚恤专户”的虚构账户。

她父亲的笔迹。

这是她父亲留下的,最后的遗言。

雨夜挖出来的,不是证据,是祭品。

是用她的名字、用烈士的清誉做伪装,献祭给贪婪的饕餮盛宴。

凌晨三点零二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