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都市重生 > 徒步记录者 > 第377章 铜陵,一枚古铜与一片江洲的千年对话1

第377章 铜陵,一枚古铜与一片江洲的千年对话1(1 / 2)

让我们从池州的佛国诗境与原始森林中走出,顺江而下,去往一座以铜为名、因铜而兴的工业与山水交融之城。

记录地点:安徽省中南部,铜陵市

列车沿江而行,窗外的景色在秀丽的丘陵与宽阔的江面间切换。铜陵,这座中国最早的铜料产地之一,被誉为“中国古铜都”。它的名字带着金属的质感,但当我真正踏入这片土地,却发现它早已将工业的骨骼,巧妙地融入了滨江的秀色与湿地的柔美之中。

第一层次:铜韵千年,青铜之光与工业脊梁

铜陵的故事,始于青铜,兴于工业。

·铜官山·1978文创园:工业记忆的华丽转身:我徒步的第一站,是铜官山·1978文创园。这里是在原铜官山铜矿矿工民居遗址上改造而成的。斑驳的墙壁、充满年代感的标语、保留的矿车轨道,与入驻的创意工作室、咖啡馆、书店形成了奇妙的碰撞。行走其间,能清晰地触摸到这座城市的工业脉搏与几代矿工的集体记忆,感受它从“工业锈带”向“生活秀带”的积极蜕变。

·金牛洞古采矿遗址:触摸三千年前的矿工体温:我前往金牛洞古采矿遗址。这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中国迄今发现最早的古代铜矿采矿遗址之一。站在复原的古代采矿现场,看着那些支撑井巷的木架结构,仿佛能听到三千年前采矿作业的叮当之声,对“中国古铜都”的历史底蕴有了最直观的敬畏。

热度与核心总结:铜文化是铜陵独一无二的Ip。1978文创园和金牛洞遗址,一今一古,共同构成了铜陵的城市记忆核心,是理解其从古至今产业脉络的必到之地。

第二层次:生态江洲,城市中心的候鸟天堂

铜陵的现代魅力,在于它卓越的生态转型。

·淡水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守护长江的微笑:我乘船进入淡水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这片位于江心洲与夹江的水域,是长江江豚等重要水生物种的庇护所。虽然邂逅“水中大熊猫”江豚需要运气,但仅仅是航行在这片宁静的湿地中,看水鸟翩跹,芦花摇曳,已足以感受到铜陵为保护长江生态所付出的努力与诚意。

·天井湖公园:城市客厅的湖光山色:位于市中心的天井湖公园,是铜陵的“城市名片”。湖中有井,井水终年高于湖面,堪称奇观。公园亭台楼阁点缀,景色秀美,是市民休闲散步、泛舟湖上的首选之地,展现了铜陵作为园林城市的宜居一面。

生态转型总结:从矿坑到湿地,从工业烟囱到城市公园,淡水豚保护区和天井湖公园是铜陵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最佳证明,是其现代城市形象的代表。

第三层次:大通古镇,长江侧畔的千年回眸

在铜都与新城之外,一座古镇诉说着长江边的过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