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遗爱湖的晨光
漫步遗爱湖公园,楚凡被这片城市绿肺的秀美所吸引。公园得名于苏东坡的《遗爱亭记》,湖光山色间处处可见东坡文化的印记。
一位在湖边练书法的老人边挥毫边说:东坡先生在这里留下了精神。我们黄冈人要把这份对文化的热爱,一代代传承下去。
8.与教育世家的对话
在一所乡村小学,楚凡遇到了三代从教的李老师一家。祖父是私塾先生,父亲是民办教师,李老师自己则在村小坚守了三十年。
我们李家三代人教过的学生,少说也有上千人了。李老师指着教室里的孩子们,看到他们通过知识走出大山,就是我最大的欣慰。
9.药材市场的见闻
在蕲春药材市场,楚凡见识了的繁荣。来自全国各地的药材商在此交易,空气中弥漫着草药的清香。
一位老药工正在分拣艾叶:我们这里的艾草,可是李时珍在《本草纲目》里特别记载的。做好药材,就是传承医圣的精神。
10.民间诗社的夜晚
在东坡赤壁旁的一家茶馆,楚凡偶遇了黄冈民间诗社的聚会。退休教师、医生、工人围坐一堂,吟诗作对,其乐融融。
诗社社长即兴赋诗:大江东去浪千叠,文脉相承志未歇。且看今朝黄冈人,再写风流新章节。
离开黄冈前的清晨,楚凡做了三件事:
11.再谒东坡
他再次来到东坡赤壁,在苏轼塑像前深深鞠躬。这位千古文豪在黄冈完成了精神的涅盘,也把文化的种子播撒在这片土地。
12.收集第十七块石头
在长江边,他找到一块形似书卷的青石。石质温润,纹理清晰,仿佛镌刻着黄冈千年的文脉。
13.新的领悟
坐在离开黄冈的车上,楚凡在笔记本上写道:
黄冈告诉我——
最持久的力量来自文化的传承
最珍贵的财富在于知识的积累
最动人的风景是普通人的坚守
一座城的精神高度,取决于它对文明的敬畏
汽车驶过长江大桥,对岸的校园里红旗飘扬。
楚凡知道,黄冈给予他的这份关于的领悟——
文化的传承
知识的传承
精神的传承
将永远照亮他前行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