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上独山,楚凡参观了古老的玉矿遗址。这里是中国四大名玉之一独山玉的产地,采玉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
一位老玉雕师正在工作室里打磨一件玉壶,他说:独山玉讲究,要顺着玉料的颜色和纹理来设计。就像做人,要顺势而为,又要坚守本心。
5.舌尖上的南阳:板面与博望锅盔
傍晚,楚凡品尝了南阳的特色美食。新野板面,面条筋道,汤汁浓郁,配上红油羊肉臊子,香辣过瘾。而博望锅盔,则用传统鏊子烙制,外脆内软,麦香十足,相传是诸葛亮在博望屯兵时发明。
面馆老板边扯面边说:俺们的板面,吃着扎实,就像俺们南阳人,实在!这锅盔,能放一个月不坏,当年可是诸葛亮行军打仗的干粮。
在南阳,楚凡进行了一场穿越千年的智慧之旅:
·他在武侯祠感受了鞠躬尽瘁的智圣精神。
·他在医圣祠体会了济世救人的医者仁心。
·他在汉画馆领略了大气磅礴的汉代气象。
·他在独山见识了温润坚韧的玉文化。
·他在板面中品尝了厚重实在的南阳味道。
这座城市,就像它所处的南北过渡地带,既有北方的雄浑大气,又有南方的灵秀智慧;既孕育了经世致用的,又创造了巧夺天工的玉雕。
楚凡的笔记本上,画下了一顶诸葛巾和一块未经雕琢的玉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