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都市重生 > 徒步记录者 > 第175章 内蒙古 · 河套沃土——黄河臂弯里的塞外江南1

第175章 内蒙古 · 河套沃土——黄河臂弯里的塞外江南1(1 / 2)

楚凡将带着从鄂尔多斯汲取的古老与现代的张力,向西而行,沿着黄河,踏入那片被誉为“塞上粮仓”、“黄河百害,唯富一套”的富饶之地——巴彦淖尔。

列车在河套平原上向西行驶,窗外的景色从鄂尔多斯高原的苍茫,逐渐变为一望无际的平坦田野。沟渠纵横,田垄整齐,玉米、向日葵在阳光下舒展着宽大的叶片,一片江南水乡般的景象,很难想象这是塞北之地。当“巴彦淖尔”的站牌出现时,楚凡知道,一片被黄河深情滋养的土地正等待着他。

核心路线:黄河河套文化旅游区→乌兰布和沙漠→三盛公水利枢纽→五原县

徒步者所见与闻:

1.黄河岸边:母亲河的温柔一面

楚凡的第一站,是巴彦淖尔的黄河岸边。这里的黄河水流平缓,河面宽阔,完全没有上游的奔腾咆哮,也没有下游的“地上悬河”之忧。他乘坐古老的羊皮筏子漂流,感受着黄河难得的温顺。

撑筏的老船工皮肤黝黑,笑容憨厚:“我们这儿的黄河,是‘慈母’,她养活了整个河套平原。没有她,就没有这塞外米粮川。”

2.乌兰布和沙漠:绿洲边缘的黄色威胁

在磴口县,楚凡看到了乌兰布和沙漠与河套绿洲清晰的分界线。一边是滚滚黄沙,一边是郁郁葱葱的农田,景象对比强烈。他参观了沙漠边缘的生态治理示范区,看着那用草方格固定的沙丘和顽强生长的梭梭树。

一位治沙站的工程师告诉他:“我们是在和沙漠抢地盘。这绿色,是一代代人用汗水‘绣’出来的。守不住这条防线,身后的万顷良田就保不住了。”

3.三盛公水利枢纽:河套平原的“都江堰”

站在宏伟的三盛公水利枢纽上,楚凡终于理解了“唯富一套”的奥秘。这座建于上世纪的大型水闸,如同巨人手中的缰绳,驯服了黄河,将滔滔河水引入密如蛛网的灌溉渠系,造就了这片塞外江南。

一位老水利工作者激动地说:“这是‘命脉工程’!它把天上来水变成了地里的庄稼。我们巴彦淖尔人,吃的是黄河饭,念的是黄河恩。”

4.五原县的“葵海”与“瓜子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