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方兵器城,各式退役的重型武器静静地陈列在草地上,从坦克到火炮,从战斗机到导弹。孩子们兴奋地爬上去玩耍,而楚凡抚摸着冰冷的钢铁,思考着战争与和平的永恒命题。
一位退役老兵志愿者正在擦拭一架高射炮,他平静地说:“展示这些武器,不是为了宣扬战争,而是为了让人们记住历史,更加珍视眼前的和平。”
5.黄河谣与炖羊肉
傍晚,楚凡来到黄河北岸的“黄河谣”文化园区。古老的摆渡船、水车和渔网,诉说着包头与黄河千丝万缕的联系。他在河边的老店里,品尝了地道的黄河炖鲤鱼和固阳炖羊肉。
餐馆老板指着窗外的黄河说:“我们包头人,喝的是黄河水,吃的是黄河鱼,用的是黄河电。这条母亲河,给了我们生命,也给了我们发展的力量。”
在包头,楚凡看到了一座城市刚柔并济的独特灵魂:
·他在赛汗塔拉看到了工业城市中的生态奇迹。
·他在包钢感受到了共和国工业长子的钢铁意志。
·他在五当召体会了宗教在工业文明旁的宁静力量。
·他在兵器城思考了铁血历史与和平发展的关系。
·他在黄河畔品味了母亲河赋予这座城市的生命滋养。
这座城市,就像阴山一样坚韧,像钢铁一样硬朗,却又在城市中心保留着草原的柔软,在机器轰鸣旁守护着信仰的宁静。
楚凡的笔记本上,画下了一朵钢铁厂的火花和一朵草原上的野花。他带着对这座“鹿城”的深深敬意,即将继续他的西行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