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都市重生 > 徒步记录者 > 第4章 南下初程 · 嫩江的黑土炊烟

第4章 南下初程 · 嫩江的黑土炊烟(1 / 2)

离开漠河的那天,是个干冷的好天气。天空依旧是那种毫无杂质的蓝,阳光照在雪原上,反射出耀眼的金芒。老张开着他的破皮卡,一直把楚凡送到通往加格达奇的客运站。

“往南走,雪就薄了,路也好走些。”老张帮他拿下背包,用力拍了拍他的肩膀,那双粗糙的大手蕴含着力量,“路上机灵点儿,别傻实在。到了地方,给老哥来个信儿。”

“一定。”楚凡重重地点头,这几日相处,这位粗犷豪爽又心细如发的东北汉子,已成了他旅途中的第一位老师。他背上行囊,转身汇入候车的人群,没有再回头。有些告别,无需多言。

班车在蜿蜒的加漠公路上缓慢前行。窗外的景色,如同缓缓展开的卷轴,开始发生微妙的变化。漠河境内那种原始、蛮荒、被厚重白雪完全统治的景观逐渐退去。森林不再是无边无际的纯白,开始夹杂更多裸露的深褐色土地和暗绿色的兴安岭落叶松。雪,不再是没过膝盖的粉雪,更像是大地上的一层薄毯,斑驳地覆盖着起伏的丘陵。

一种“人间烟火气”开始从车窗外渗透进来。偶尔能看到冒着袅袅炊烟的林场村落,堆满木材的院子,以及在路上奔跑的、不再是骡子而是农用三轮车。楚凡意识到,他正在从地理和心理意义上的“极北”,回归到一种更常态化的“北方”。

班车换乘火车,经过一夜的颠簸,当楚凡在清晨时分踏上嫩江市的土地时,一股与漠河截然不同的气息扑面而来。

空气不再是那种刀子般的凛冽,而是带着一种湿润的、泥土解冻前的微腥。风依旧冷,但少了几分漠河那种能瞬间冻结一切的霸气。最显着的是脚下的土地——裸露出来的部分不再是冻土特有的深黑色,而是呈现出一种肥沃的、油汪汪的黑褐色。这就是闻名已久的黑土地,中国最肥沃的土壤,捏一把仿佛能攥出油来。

嫩江市没有漠河那种作为“地理极点”的符号感,它更像一个踏实、忙碌的东北小城。街道宽阔,楼房不高,行人步履从容。楚凡找了个靠近火车站的小旅馆住下,卸下厚重的行囊,感觉身体都轻快了许多。

安顿好后,他循着香味,找到了一家街角的早餐店。店里热气腾腾,坐满了吃着早点、喝着白酒聊天的本地人。他点了一碗豆腐脑,然而这碗豆腐脑与他熟悉的南方咸辣或甜味都不同——卤汁是浓郁的、带着肉末和蘑菇香的咸口,上面居然还撒了一把香菜和辣椒油。他又要了两个炸得金黄酥脆的大果子(油条),就着热乎乎的豆腐脑吃下去,肠胃瞬间被一种扎实的暖意包裹。

“小伙子,外地来的吧?”旁边桌一位穿着旧棉袄的大爷呷了一口白酒,笑眯眯地问,“咱这旮沓的豆腐脑,吃得惯不?”

“挺好的,味道很实在。”楚凡笑着回答。

“那是!咱黑土地长出来的豆子,做的豆腐脑能不香吗?”大爷语气里带着毫不掩饰的自豪。

这顿早餐,让楚凡真切地感受到了从“观赏之地”到“生活之地”的转变。漠河的美,是令人敬畏的、需要仰视的;而嫩江,它的魅力则沉淀在这日常的烟火气里,在这碗热腾腾的豆腐脑和人们满足的笑容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