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再续蜀汉的浪漫 > 第91章 智辩释疑

第91章 智辩释疑(1 / 2)

建安十三年的长江冬夜,雾气凝结成细小的冰晶,在月光下闪烁着银芒。阚泽的小舟像一片枯叶,在漆黑的江面上随波起伏。渔翁打扮的他双手冻得通红,却仍稳稳地握着船桨,每一次划水都精准地避开巡逻船的航道。

站住!你是何人?竟敢夜闯水寨重地!一声暴喝突然划破夜空。三艘曹军快船从雾中冲出,锋利的船艏将薄冰碾得粉碎。十余名军士手持长枪将小舟团团围住,火把的光芒映照在阚泽平静的脸上。

只是个打渔的?为首的校尉狐疑地打量着船上的鱼篓。

渔翁缓缓摘下斗笠,露出一张儒雅的面容:劳烦将军通报,东吴参谋阚泽,携机密要事求见丞相。

借着火光细看,发现对方虽然渔夫打扮,但眉宇间自有一股不凡气度,对方浑身在微微颤抖——不是出于恐惧,而是长时间暴露在寒风中的生理反应。他不敢怠慢,立即派亲兵乘快马飞报中军大帐。

此时曹操正在帐中研读兵书,闻报后手中竹简一顿:东吴来人?莫不是细作?

亲兵跪禀:来人确自称阚泽,说是有机密事……

曹操眼中精光一闪,将兵书重重合上:带他进来!

曹军大帐内,数十盏青铜灯将空间照得亮如白昼。曹操披着狐裘倚在案几旁,案上堆满竹简的地图。当阚泽被带进来时,他注意到这位谋士的蓑衣下摆还在滴水,在猩红的地毯上洇出深色痕迹。

东吴谋士阚泽夜闯我军营寨?曹操摩挲着腰间佩剑的玉璏,莫非是周瑜派来的细作?

阚泽突然大笑,笑声震得帐顶的尘埃簌簌落下:人言曹公求贤若渴,今日一见,不过如此!黄公覆啊黄公覆,你错看人了!

曹操目光如电,手指轻叩案几,发出沉闷的声响:两军交战在即,你孤身潜入我军营寨,本相岂能不疑?

阚泽闻言不卑不亢,抬手整了整被夜露打湿的衣襟:丞相明鉴。黄公覆侍奉孙氏三代,立下汗马功劳,却在众将面前遭周瑜杖责,后背皮开肉绽,鲜血浸透战袍。他说着从鱼篓夹层取出血书,双手奉上:公覆不堪受辱,愿献江东水寨,只求丞相为他雪耻。

帐中烛火忽明忽暗,映得曹操面色阴晴不定。他并未立即接过书信,反而冷笑道:黄盖乃东吴老将,岂会轻易背主?

阚泽突然跪地,额头重重磕在青砖上:泽与公覆八拜之交,今日冒险前来,实不忍见挚友含冤受辱!他抬起头时,眼中已噙满泪水:此乃公覆咬破手指所写血书,请丞相过目!

曹操这才接过帛书,徐徐展开,暗红的字迹如泣血般刺目,字里行间力透纸背,时而工整如刻,时而狂乱如风,显见书写者内心激荡难平。他眉头微皱,就着烛光细细端详起来。

盖蒙孙氏三代厚恩,本应肝脑涂地以报。然今日之势……字迹突然变得颤抖,仿佛执笔者在此处停顿良久,以江东六郡疲敝之卒,抗丞相百万虎狼之师,犹以卵击石,天下明眼人皆知其不可为。

曹操指尖抚过一道突兀的血迹,似是泪痕晕染。下文笔锋陡然凌厉:周瑜黄口小儿,刚愎自用,视三军如草芥。昨日升帐议事……字迹在此处突然深陷,几乎划破绢帛,竟以莫须有之罪,当众责我五十军棍!血迹斑斑的二字,笔划间还黏着细小的皮屑。

最触目惊心的是结尾处,原本工整的章法已完全崩解:老臣残躯不足惜,唯恨不能见江东子弟枉送性命!愿献艨艟百艘,粮草十万斛……泣血拜白四字竟真是用血书写,暗红的印迹在灯下泛着诡异的光泽。

青铜灯树上的烛火剧烈摇晃,将曹操的身影投在营帐上,如同择人而噬的猛兽。他手中的帛书已被攥得皱皱巴巴,第十三次细读后,突然地拍案而起,案上砚台里的墨汁溅出,在竹简上晕开狰狞的黑斑。

好个黄盖!曹操须发皆张,腰间玉佩因剧烈动作叮当作响,竟敢用苦肉计诈降!他猛地将帛书掷向阚泽,绢帛在空中展开,像一片凋零的落叶,来人!把这细作推出去斩了!

帐外立即涌入两名铁甲卫士,冰冷的枪尖抵住阚泽后背。令人意外的是,这位江东谋士竟仰天大笑,笑声清越穿云,震得帐顶悬挂的舆图簌簌作响。

且慢!曹操抬手制止侍卫,眯眼打量着阚泽,本相识破奸计,你笑从何来?

阚泽拂开颈间的枪尖,从容整理被扯乱的衣襟:我笑黄公覆有眼无珠。他故意停顿,看着曹操额角暴起的青筋,竟以为曹丞相是能成大事的明主。

放肆!许褚的刀已出鞘三寸,却被曹操按住。曹操缓步下阶,犀牛皮靴踩在阚泽面前的血书上,突然一把攥住阚泽的衣襟,鎏金护甲在烛火下泛着冷光。两人鼻尖几乎相触,丞相呼出的热气带着杜康酒的醇香喷在谋士脸上:本相再问你一次,黄盖究竟看错了什么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