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 陈安败北(1 / 2)

【陈安领着大军来到了山阴城外之后,再次派人勘察了一番,发现里面的兵力确实空虚,就连城头上都看不见多少守军。

陈安一看到这样的情况,当时就觉得,稳了!

因为在许多年之前,瀚太祖南宫义攻陷建业城的时候,也是这样的。

当时也是吴国皇帝孙永打了一场漂亮的守城战,之后撤走了,被别人偷袭成功。

那么现在的情况,岂不是跟当时一模一样?

吴国的皇帝孙永又是打了一场漂亮的守城战之后,撤走了。

现在山阴城兵力空虚,防备松懈,不就跟昔日的建业城一模一样吗?

而且对比起来,自己还占据更大的优势,因为自己手底下有几万人,比当时只有几千人的南宫义可要强多了。

事情到了这里,陈安就有些得意忘形了。

在他错误的指挥下,陈军仅仅休息了半天时间就开始了进攻。

这合理吗?

相当不合理呀!

史书记载,来到城下之后,陈安他就勒住马缰,探着身子往山阴城头狠瞅。

观察一会之后,他看见城墙上守军稀疏,军容不整,当场就“啪”地一声拍在马鞍上,眼睛发亮地说出豪言壮语。

他对陈军的将士们说,好你个孙永,现在果然就跟当年丢建业城一样,打赢了就当甩手掌柜不管了,吴国沦落到今天这个地步,有你的一份功劳!

说完这话,他就下令攻城。

当时他身旁的将领凑上前想劝一句,毕竟将士们赶了三天的路了,这起码得歇够一天才有力气攻城吧?

结果劝谏的话刚一说出口,就被他扬手打断了。

陈安就说,歇?歇个屁啊歇!

当年那个什么狗屁南宫义带着几千人攻城,歇都不歇就能拿下建业!

咱们几万人还等什么?就歇半天!黄昏前必须把云梯架上城头!

他拽着缰绳原地转了圈,满脑子都是打赢后回陈国抢权的热乎劲儿,压根没瞧身后士兵的狼狈。

大家也可以想象一下,连手里的兵器都快攥不住的士兵,怎么可能还有力气攻城呢?

所以除了孙永的算计之外,陈安的肆意妄为也是他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

[陈安这是把刻舟求剑玩出花了吧?!南宫义打建业是趁虚而入,你倒好,看见山阴城头没人就觉得稳了?忘了上次被张阳檄文骂晕的事儿了?我看你这记性是比鱼还短啊!]

[陈安内心:南宫义几千人能赢,我几万人稳赢!

现实:山阴城早挖好坑等你跳了!

这波是盲目自信天花板了,连敌军可能有埋伏都不想一下,离谱!]

[确实,一对比太扎心了!南宫义打建业前可是蹲点、侦查、等时机一气呵成的,主打一个稳扎稳打!

结果到了陈安打山阴的时候可好,看一眼城头直接就说稳了,居然连休息半天就进攻的昏招都出来了!]

[+1,就这脑残操作,南宫义看了都得从坟里爬出来骂他丢皇帝的脸!]

[我说,士兵们的怨气都快溢出来了吧?刚打完败仗还没恢复过来呢,又被逼着去攻城。后面的剧本我闭着眼睛都能猜出来,赢了是陈安的功劳,输了是他们的锅!]

[嗯,陈安这统帅当得真不行,比吴国那些不管士兵死活的士族还过分,难怪将领后面都不信他了!]

[士兵:啊?刚从边境被调过来,饭还没来得及吃呢就让进攻了?想送死不要连累我们好吧!]

陈国臣子:什么?

大军急行军之后,不好好休息一下,就直接开始攻城???

我没听错吧?

这也太离谱了,简直是骇人听闻啊!

不过常言道,听起来越离谱、越不像真的事儿,那就越是真的,再加上陈安急功近利之下,还真有可能做出这样的决策来。

唉,可怜我陈国的几万大军啊,居然因为这种理由失败,简直是奇耻大辱!

算了,纠结这些也没用,还是先想办法度过眼前这一关,让陈安先登基再说。

不然我们实在是受不了了,陈武这个皇帝简直就不是人!

你非要开杀戒的话,杀一杀宫里面的下人也就罢了,现在你居然要杀我们这些大臣,那就怪不得我们出手反抗了!

————

陈国境内,通往国都的驿道上,一支队伍正借着月色疾行。

中军帐的马车里,陈安凭窗而坐,指尖摩挲着腰间的佩剑,心中翻涌着复杂的情绪。

唉!

如果父皇召他回京,是要放权给他该多好啊?

可惜根本不可能。

京中那些武臣当道,他回去后,又能有几分立足之地呢?

更别说自己前不久去边境当将领就是被排挤过去的,结果天幕的事一出来,自己又被火急火燎地召了回去。

唉,希望眼下这一关能顺利度过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