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日清晨,京城笼罩在一层薄薄的春霭之中,阳光穿透云层,洒下柔和的光线。
吕辰和娄晓娥收拾停当,骑着自行车,穿过渐渐苏醒的街道,车轮碾过青石板路,发出清脆的声响。
娄晓娥穿了一身素雅整洁的列宁装,齐耳短发梳理得一丝不苟,显得干练而又带着几分书卷气。
吕辰则是一身蓝色的中山装,虽然洗得有些发白,但熨烫得十分平整,透着一股子沉稳。
两人的目的地,是位于东城区的台基厂胡同。
这里与吕辰日常活动的厂区、学院乃至市井胡同氛围迥异,街道更为宽阔整洁,两旁多是青砖灰瓦、门庭肃穆的院落,高墙之后偶尔可见精心修剪的树冠,显得格外幽静。
行人和车辆都不多,偶尔有穿着中山装或军便装、步履匆匆的人经过,呈现出一种秩序与距离的氛围。
过年的时候,他们曾经来过一次,因此很快找到一处院门。
此处外观并不张扬,但门楣厚重,油漆乌亮,门口设有岗亭。一名身着军装、站姿笔挺的年轻卫兵目光锐利地扫视过来,抬手示意他们停车。
“同志,请问有什么事?”卫兵的声音平稳,带着程序化的警惕。
两人下车后,吕辰上前一步说明来意:“同志,您好。我们是应宣传部陈部长预约,前来拜访的。我是红星轧钢厂实践基地的吕辰,这位是娄晓娥同志。”
卫兵点点头,他拿起岗亭内的电话,低声核实了一下,随后放下听筒,对吕辰二人敬了一个礼,语气缓和了些:“吕辰同志,娄晓娥同志,请进。部长家就在进去左首第二个院门。”
“谢谢同志。”吕辰和娄晓娥道谢后,推着自行车走进了院门。
院内比外面看起来要深阔,一条干净的水泥路通向深处,两旁是独立的院落,红漆木门,石阶洁净,给人一种静谧而庄重的感觉。
来到左首第二个院门,轻轻叩响了门环。
很快,门从里面打开,开门的是一位气质温婉、戴着眼镜的中年妇女,看样子不到五十岁,眉眼间带着知识分子特有的沉静和细致观察力。
她微笑着打量了一下吕辰和娄晓娥:“是吕辰同志和娄晓娥同志吧?快请进,老陈在屋里等着呢。”
“文医生,您好,打扰了。”这是部长的夫人,协和医院的医生,娄晓娥连忙打招呼。吕辰也跟着问候。
文医生笑容亲切地将他俩让进院里。
这是一个标准的四合院,收拾得干净利落,几盆花草舒展着绿意,透着家常的温馨,与门外那股肃穆之气形成了微妙的反差。
陈部长也从正房走了出来。
他身着一件半旧的深灰色中山装,没系风纪扣,头发梳理得整齐,额角有些许白发,眼神明亮而温和,显得非常随和。
“小吕、晓娥,来了?快屋里坐。”陈部长笑着招呼,声音洪亮,带着一种让人放松的亲和力。
两人跟着部长和文医生进了正房的客厅。
客厅陈设简单朴素,几张布艺沙发,一个茶几,靠墙放着书架,上面摆满了书籍和文件,墙上挂着一幅描绘北国风光的油画,整个环境既有生活气息,又不失简朴庄重。
文医生忙着去沏茶。
吕辰将手里的布袋子放在茶几旁,有些不好意思地说:“部长,也没带什么像样的东西。这是家里自己种的,一点西红柿和黄瓜,图个新鲜,您和文医生尝个鲜。”
袋口微微敞开,露出里面红彤彤的西红柿和翠绿的黄瓜,带着刚采摘不久的水灵劲儿,在这初春时节显得格外稀罕。
陈部长看了一眼,脸上露出真切的笑容,摆摆手:“哎哟,这可是好东西!现在这季节,市面上可见不着这么水灵的蔬菜。小吕有心了。文医生前两天还念叨着想吃口清爽的呢,这下可解馋了。”
文医生端着茶盘过来,也看到了蔬菜,惊喜道:“是啊,这西红柿长得真好!一看就没少下功夫。谢谢你们了,小吕,晓娥。”
这份朴实无华却充满心意的礼物,显然是送到了心坎上。
大家落座后,文医生给每人斟上热茶,便借口要去整理药材,将空间留给了他们谈话。
陈部长端起茶杯,吹了吹热气,呷了一口,目光落在吕辰身上,语气随和地开启了话题:“小吕啊,你们办的好大事,我这段时间,听你们实践基地的事,我的耳朵都起老茧喽。李怀德厂长为了你们这帮子学生毕业后的工作,都吵到市委来了,特别说你脑子活,肯钻研,是实践基地的‘宝贝疙瘩’,是他李怀德的底线。”
吕辰连忙谦逊地欠身:“部长您见笑了,李厂长也是一心为了工作,我们这些学生有这些成就,还是各位老师、老师傅们教导得好,团队同志们一起努力,我不过是做了点具体工作,跑跑腿,打打下手。”
“呵呵,年轻人,你就是个小滑头,谦虚是美德,但过分的谦虚就是骄傲喽。”陈部长笑了笑,开了个玩笑。
他眼神中带着欣赏:“你们那个全流程自动化做得好啊,解决了轧钢厂自身的生产问题不说,更重要的是,它提供了一个样板,一个思路!现在全国不少有条件的厂矿,都在学习、借鉴你们的经验,有的已经取得了很不错的成效。”
他放下茶杯,语气变得略微深沉:“上面有些领导同志认为,这种深度的‘厂校结合’‘产学研一体化’,有效地弥补了因老大哥撤援后,留下的技术和人才真空。这是我们自己摸索出来的一条路,一条自力更生、培养我们自己的工业技术人才的道路,意义重大啊!”
他话锋一转,随意却意味深长地补充了一句:“这套自动化模式已经证明行之有效,接下来将是全面推广,作为这套模式诞生地和核心推动者的红星轧钢厂,其地位和重要性,恐怕就不仅仅是一个钢铁生产企业那么简单了。小吕,你身处其中,责任重大啊!”
吕辰心中了然,这是部长在向他透露高层的一些风向,也是对红星轧钢厂乃至实践基地未来的暗示。
他沉稳地回答:“部长,我深切体会到,自动化不仅仅是节省人力、提高效率,更是提升产品质量稳定性、实现复杂工艺的关键。比如我们正在攻坚的热处理线自动化,目标是将炉温控制精度稳定在正负五摄氏度之内。一旦成功,就意味着我们能够稳定、大批量地生产过去难以企及的高级别合金钢、特种钢,这对于国家重型机械、国防工业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基础保障。”
他顺势介绍了最新的进展:“为了解决热处理炉门的精密定位,我们最近成功研发了一种脉冲电机。它不再是传统电机的连续旋转,而是接受数字脉冲信号,一步一步地精确动作。重复定位误差可以控制在毫米级别,不仅解决了炉门密封性问题,未来在需要精密角度或线性位移控制的场合,比如飞剪定尺、物料传送、甚至是机械手臂的关节转动,都有极大的应用潜力。这为我们实现更广泛的精密加工,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