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三十的清晨,天色刚蒙蒙亮,吕辰蹬着自行车,车把上挂着两条用草绳串着的肥硕鲤鱼,后座上绑着一桶活蹦乱跳的青壳大虾,径直往娄家而去。
街道上比平日冷清许多,但家家户户门窗上新贴的红色窗花和福字,以及偶尔传出的剁馅儿声、孩子们的欢笑声,无不渲染着浓得化不开的年味儿。
到达娄家小院时,张叔和王叔正带着家人打扫院子,谭令柔刚起床不久,见到吕辰带来的鲜鱼活虾,惊喜道:“小辰,你这孩子,大过年的还跑一趟,家里什么都备齐了,快进来暖和暖和!”
“谭阿姨,晓娥呢?这是刚捞上来的,图个新鲜,给年夜饭添个菜。”吕辰笑着将东西递给王婶。
“晓娥还在睡呢,昨晚上赶稿子睡得晚。”谭令柔说着,脸上是掩不住的慈爱,“你这孩子有心了。快回去忙吧,家里肯定一堆事,代我向雪茹、柱子还有雨水问好,祝你们阖家团圆,新年进步!”
吕辰也没多耽搁,辞别谭令柔,骑着车又往回赶。
冬日的阳光渐渐有了些温度,洒在身上,驱散了清晨的寒意。
想到今晚家里的热闹,他的嘴角不自觉地上扬起来。
回到家时,院子里却已是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
由于何雨柱一早就去了轧钢厂实践基地,要给那些留校过年的师生们准备年夜饭,家里的厨房便交给了邻居们的女将们。
吴家大婶和张婶在处理大鱼;王婶和吴家二婶熟练地和面、调馅儿;赵家二婶和陈婶则带着雨水、吴佳、赵芸这几个小一辈的姑娘,清洗蔬菜、择豆角。
陈雪茹和李婶一人抱着个小孩,和吴奶奶、张奶奶、赵奶奶三位老太太坐在廊檐下,拉着家常。
“辰子回来啦!”吴家大婶眼尖,看到吕辰进门,扬声招呼道。
“婶子们辛苦了!雨水,佳佳,小芸,都忙着呢!”吕辰笑着跟众人打招呼。
“不辛苦,不辛苦,一年到头就盼着这天热闹呢!”张婶笑着回应。
小雨水抬起头,鼻尖上还沾着一点面粉,笑嘻嘻地说:“表哥,柱子哥说等他回来露一手绝活呢!”
“好,那咱们就等着吃好的。”吕辰开心道。
又和各位奶奶唱了个大喏:“哎哟,三位老太太吉祥!”
逗得三位老太太眉开眼笑,赵奶奶笑骂道:“你个猴精!就爱作怪,赶紧走,别碍眼!”
男人们都聚在了赵老师家的客厅。
喝着赵老师珍藏的茉莉花茶,叨着张局长的好烟,烟雾缭绕中,看着张副局长和赵编辑在棋盘上杀得难分难解,吴二叔、王副处长、李连长纷纷下场指点,嗓门一个比一个大,气氛轻松而融洽。
看得赵老师直摇头。
小一点的男孩子们,如吴兵、王振军、王振国、赵小悌等,早就按捺不住,拿着哥哥们给的零散鞭炮,在胡同里疯跑,清脆的鞭炮声和欢叫声此起彼伏。
而年纪大一点的,则聚集在了吕辰的书房里。
在工业学院上学的吴军,在哈工大上学的吴民,在北大上学的赵小恺,以及正在上高三、面临高考的张中,四个大小子正聊得热烈。
吕辰推门进去时,正听到吴民情绪激动地说:“……美帝国主义这就是赤裸裸的侵略!支持古巴流亡分子在猪湾登陆,妄图颠覆卡斯特罗政权,这是对古巴人民选择自己道路权利的粗暴干涉!”
“还有对南越的军事援助,派遣顾问,这分明就是想把越南变成第二个朝鲜,搞分裂,维持他们的殖民利益!”赵小恺推了推眼镜,语气沉静但带着愤慨。
“肯尼迪嘴上说着和平,行动上却一点没闲着。”吴军接口道,“他们对亚非拉民族的压迫和剥削,从来就没停止过。”
张中虽然年纪稍小,但也听得认真,这时插话道:“还有柏林墙,说修就修了,东西柏林就这么硬生生被隔开,听说好多家庭都被分开了。”
“这就是冷战的铁幕,实实在在的。”吴民叹了口气,随即又振奋起来,“不过,苏联的加加林上了太空,这可是人类的一大步!我们学校的老师都说,太空领域是未来强国必争之地,我们早晚有一天也一定能造出自己的宇宙飞船,飞上太空!”
“没错!”赵小恺点头,“非洲这一年好多国家都独立了,加纳、坦噶尼喀……这是反帝反殖民的巨大胜利,说明历史的潮流是不可阻挡的。”
见吕辰进来,几人都招呼道:“辰哥!”
吕辰拉过一把椅子坐下,笑着问:“聊得这么热闹?在讨论国际形势?”
“是啊,辰哥。”吴民抢着说,“感觉这个世界变化真快,也真不太平。”
吕辰拿给自己倒了杯水:“你们关注这些是好事,来说说看,你们都有些什么见解。”
几人分别说了自己的看法,虽稚嫩,但确有见解。
吕辰总结道:“肯尼迪政府的策略有其内在的矛盾性,一方面要展现与前任不同的‘新边疆’精神,缓和与苏联的直接对抗;另一方面,维护其全球霸权、遏制共产主义扩张的根本目标没有变,所以在古巴、越南这些地方表现得尤为强硬。这些事件,确实会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深刻影响世界政治格局、科技发展方向甚至全球环境。”
他顿了顿,继续深入道:“比如太空竞赛,看似是科技比拼,背后是国家综合实力的较量,会极大地推动材料、电子、控制、能源等一系列尖端技术的发展。你们在学校里,如果能接触到相关的知识,不妨多留心。再比如非洲国家的独立浪潮,不仅改变了世界政治地图,也会影响全球资源分配和贸易路线,未来我们国家要发展,与这些新兴国家的合作会是很重要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