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1章 红外测温(2 / 2)

最后,引出导线连接到那个被拆开表壳的微安表头上。

吕辰根据理论计算和估计,用钢笔在空白纸片上画出了初步的温度-电流刻度,暂时贴在表盘上。

能源采用了两节普通的一号电池。

所有的部件被用绝缘胶布、小螺丝和支架笨拙而牢固地组合在一起。

最终呈现在众人眼前的,是一个看起来非常粗糙、甚至有些怪异的装置。

一个带着透镜黄铜“枪管”,连接着一个裸露着暗红色电路和金属元件的“手柄”,手柄后方拖着一根电线,连接着那个被改造的、表盘贴着临时刻度的微安表“显示器”。

整个装置充满了手工制作的痕迹。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这个粗糙的造物上,车间里安静得能听到彼此的呼吸声。

方教授深吸一口气,平复了一下有些颤抖的手,拿起这个沉甸甸的装置。

他将其对准工作台上一个正在工作的实验电烙铁,透过简陋的准星,他小心翼翼地按下了手柄上一个临时加装的开关。

电路接通。

微安表的指针先是颤抖了一下,仿佛在积蓄力量,随后缓缓地、却异常坚定地偏转,指向了贴纸上标注着“约300+”的刻度区域!

“动了!真的动了!”一名青工忍不住低呼出声。

方教授迅速移开“枪口”,指针缓缓回零。

他又将其对准旁边一杯冒着热气的温水,指针再次偏转,指向低温区域。

接着,对准一块刚从窗外拿进来的冰,指针指向了更低的、接近零度的位置。

虽然绝对精度未知,量程有限,更没有经过严格的标定,但它确确实实,对不同温度的物体,做出了非接触式的、有区分度的响应!

“成功了……我们……我们真的做出来了?!”吴国华的声音因激动而有些变调。

方教授没有回答,他强压着内心的惊涛骇浪,将“枪口”缓缓转赵老师的手背。

他再次按下了开关。

指针应声偏转,指向了一个大约三十多度的位置。

看着那随着自己体表温度而偏转的指针,又看了看那没有任何接触、甚至距离他手背还有十几厘米的“枪口”,赵老师脸上的表情从最初的疑惑,迅速变为震惊,最终化为一种难以言喻的骇然。

他下意识地缩回了手,仿佛被那无形的“视线”灼伤。

“我们好像……”方教授的声音干涩,他缓缓放下那沉甸甸的装置,仿佛它烫手一般。他环视着周围每一张激动又难以置信的脸,一字一顿地说道:“……我们造出了一个本不该属于这个时代的东西。”

赵老师的呼吸变得急促,他凑近那个粗糙的装置,如同在看一件绝世瑰宝,又像是在看一个潘多拉魔盒:“这……这东西……我从未在任何文献上见过能手持的、如此……如此直接的非接触测温装置!”

“所有人都知道原理是基于红外辐射,”方教授的眼神锐利如鹰,扫过在场每一个人,“可是这……将原理变成这样一个可以实际操作的工具……太超前了。它可能会给我们,给国家,带来天大的机遇。”

车间里瞬间安静下来,只有设备低沉的嗡嗡声。

所有人都瞬间明白了方教授话中的份量。

这样一个超越时代、具有军事和重大工业应用价值的发明,一旦泄露出去,会引来何等复杂的局面?

羡慕、觊觎、刺探、甚至更糟糕的事情,都可能发生。

“必须绝对保密!这不是商量,是纪律!是命令!”赵老师语气凝重、斩钉截铁,“在今天的事情得到妥善处理、向上级完整汇报并确保万无一失之前,在场的所有人,必须把这件事烂在肚子里!谁要是走漏半点风声,那就是对国家和人民的犯罪!听明白没有?”

众人重重点头,眼神交流中达成了无声的契约。

再次看向那粗糙装置的眼神,已充满了敬畏,如同在看一件决定命运的神器。

“我们叫它……‘红外测温枪’如何?”方教授看着窗外已然漆黑的夜空,缓缓说道。

这个名字,直观而贴切。

他们不敢耽搁,连夜奋战。

由吕辰和吴国华执笔,方教授和赵老师补充审核,将“非接触式红外测温枪”的发明动机、理论基础、技术实现路径、制作过程、初步测试现象以及其潜在的重大应用价值,如高温炉窑、旋转设备、电气设备、甚至医疗领域的非接触测温,形成了一份详尽的内部技术报告。

报告中着重强调了其“原理基于公开物理定律,但实现技术为自主创新,目前未见国内外有同类手持实用化装置报道”。

第二天一早,天刚蒙蒙亮,方教授和赵老师带着技术报告,以及测温枪原型,敲开了李怀德办公室的门。

当方教授言简意赅地说明来意,并亲自演示了用测温枪测量他办公桌上那杯热茶的温度后,李怀德脸色变得无比严肃。

他仔细听完了方教授和赵老师的补充说明,特别是关于技术超前性和保密重要性的强调。

他拿起那支粗糙的“枪”,反复端详,手指拂过冰凉的黄铜枪管和裸露的电路,眼中闪烁着震惊、狂喜与审慎交织的复杂光芒。

“你们确定?这东西,全世界都还没有?这是独一份?”李怀德的声音低沉而有力。

“以我们目前掌握的国内外技术文献和情报来看,可以肯定。”方教授郑重回答。

李怀德深吸一口气,猛地站起身,在办公室里踱了两步,随即做出决断:“好!太好了!方教授,赵老师,你们立了大功了!这‘红外测温枪’,是咱们实践基地、咱们实验室的最新、最高机密成果!”

他斩钉截铁地命令道:“立刻执行最高保密纪律!所有参与研发人员,暂时集中在车间指定区域,未经我允许,不得与外界接触,不得传递任何消息。原型的测试数据,全部封存!”

他拿起内部电话,接通厂保卫科:“我是李怀德,立刻调派绝对可靠的人员,加强实践基地的警戒,没有我的条子,一只苍蝇也不准随便进出!注意,是最高级别警戒!”

放下电话,李怀德对二人说道:“你们现在就回车间,安抚好大家,就当是进行一次封闭攻关。这东西干系太大,我必须立刻、亲自向上级汇报!”

他小心地将技术报告塞进内衣口袋,然后用那块棉布重新将测温枪原型仔细包好,拎在手中。

“等我消息!”

说完,李怀德甚至没有叫司机,自己推着自行车,顶着清晨的寒风,径直朝着市工业局的方向,疾驰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