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雨水的成长(1 / 2)

周五上午的课程一结束,吕辰便骑着自行车,赶往雨水就读的中学。

校门口,穿着蓝白校服、扎着马尾辫的雨水早已等候在那里。

见到吕辰,她绽放出明亮的笑容,用力挥了挥手。

“表哥!”

吕辰在她面前停下,单脚支地,看着眼前的小雨水,她眼神明亮、举止大方,青春的朝气蓬勃欲发。

吕辰心中涌起一股“吾家有女初长成”的欣慰。

“等久了吧?”吕辰笑道,“走,想吃什么?表哥请你。”

“学校旁边新开了家国营小吃店,炸酱面听说可好吃了!”雨水指了个方向。

来到小吃店,点了两碗炸酱面,又加了份拍黄瓜,兄妹二人临窗而坐。

面端上来,酱香浓郁,菜码齐全,雨水吃得津津有味。

雨水说起了分享会的前因后果。

她的语气比前几天在家里时更加条理清晰,显然经过了一番思考。

“我们班主任张老师,还有教政治的王老师,不知道从哪里确切知道了你就是吕怀英。”雨水放下筷子,认真地说,“他们找我谈了一次话,态度特别诚恳。”

“他们认为表哥你非常优秀,不仅是清华的高材生,还是《亮剑》的作者。你的经历,尤其是他如何平衡繁重学业与文学创作、如何在面对困难时展现出坚韧不拔的精神,对我们初三的同学来说,是极其宝贵的精神财富和现实榜样。”

“眼下大家正面临中考,压力很大,有些同学甚至出现了焦虑情绪。如果表哥你能来我们班做一次分享,不谈空泛的大道理,就讲讲你切身的体会和方法,无疑是为同学们打一剂最及时的强心针。”

雨水顿了顿,看着吕辰:“表哥,我知道你最近特别忙,应付各种邀请就很辛苦了。我跟老师说了你可能没空。老师也表示理解,说如果你实在不方便,也没关系,让我千万别为难。我就是把话带到。”

吕辰静静地听着,他感受到雨水话语深处的期待。

这不仅是一次简单的“传话”,更关乎一个初三少女在集体中的“面子”,关乎她渴望被师长和同学认可、渴望证明自己家人“很厉害”的那点小小的虚荣与自豪,这是青春期最看重的“尊重”与“存在感”。

老师如此郑重地通过她来邀请,本身就是对她的一种认可和重视。

如果自己拒绝了,雨水在老师那里或许没什么,但在同学中间,难免会感到一丝失落。

他放下筷子,郑重道:“雨水,你做得很好,考虑得很周到。这件事你第一时间跟我沟通,说明你真的长大了,有了自己的判断力。”

吕辰肯定了雨水的成长,然后斩钉截铁地说:“初三正是人生的第一个关键路口,能有机会去和你的同学们交流一下,分享一些或许有用的经验,我觉得非常有意义。这个分享会,我去。”

雨水眼睛瞬间亮了起来:“真的吗?表哥你不嫌麻烦?”

“这怎么能叫麻烦?”吕辰轻松笑着,“这是我们家的雨水第一次这么正式地‘委托’我办事,我必须高度重视,保证完成任务!”

他认真道:“不过,光有决心不行,还得有策略。我们来一起想想,讲什么内容,对你的同学们最有实际帮助。空谈‘亮剑精神’恐怕效果不大,得有点‘干货’。”

兄妹二人一边吃着面,一边讨论起来。

吕辰询问了班里同学目前普遍的学习状态、遇到的困惑、主要的压力来源等等。

雨水根据平时的观察,一一回答,提到有些同学学习效率低,有些同学容易紧张发挥不好,还有些同学觉得知识点太多太乱,无从下手。

听着雨水的描述,吕辰思维运转。

备考?这不就是一个典型的“项目攻坚”过程吗?有目标、有资源、有约束,同样需要系统设计、流程优化、风险控制和稳定性保障。

一个清晰的框架在他心中逐渐成形。

“雨水,我有个想法。”吕辰眼中闪烁着光芒,“如果把中考看作一场我们必须打赢的‘战役’,那么我们可以用工程师设计一套自动化系统的思路,来拆解这场战役。我想和你的同学们分享的,不是什么传奇故事,而是一套‘工程师式’的备考策略。”

他简要地将自己的构思说给雨水听:把分享主题定为《从“亮剑”到“亮剑”——谈谈备考这场战役怎么打》,第一个“亮剑”指面对中考强敌的勇气和心态,第二个“亮剑”指考场上的知识储备和解题方法。

核心内容则分为三大块:

一是“心态系统的‘抗干扰设计’”,二是“知识系统的‘结构化与冗余备份’”,三是“‘最后一公里’的决胜法则”。

最后,再回归到“亮剑精神”,强调这一切方法都需要平时扎实积累形成的自信和魄力来驱动。

雨水听着吕辰充满新奇比喻的构思,眼睛越来越亮。

她发现表哥并没有把她们当成不懂事的孩子,而是像对待一个需要解决实际问题的“团队”一样,提供了一套极具针对性和操作性的“解决方案”。

这比单纯讲励志故事好太多了!

“这个主意太好了!”雨水兴奋点头,“你这么说他们肯定能听懂,而且觉得特别实用!比光是喊口号强多了!”

看到雨水如此认可,吕辰心里也更有底了。

这套方法,或许真的能帮到这些面临压力的孩子们。

吃完饭,离分享会还有一段时间。

兄妹俩在校园附近散了会儿步,又仔细询问了一些班级的细节,进一步完善了自己的分享思路。

他甚至拿出笔记本和笔,简单画了个逻辑草图。

下午两点半,预备铃响起。

雨水带着吕辰走进了初三(一)班的教室。

班主任张老师和政治王老师早已在门口热情迎接。

教室打扫得干干净净,黑板上用彩色粉笔写着“欢迎吕辰学长分享学习心得”的字样,旁边还画了些书本和闪电的简笔画。

五十多双眼睛,齐刷刷地聚焦在吕辰身上。

目光中有好奇,有期待,也有几分面对“名人”和“学霸”的拘谨。

雨水将吕辰引到讲台旁,自己则快步回到座位,脸上带着紧张和自豪。

简单的介绍和欢迎仪式后,吕辰站到了讲台中央。

他向老师和同学们微微鞠躬,然后目光扫过全场,声音平和而清晰:“张老师,王老师,各位同学,下午好。我是吕辰,是何雨水的表哥。非常感谢老师和同学们给我这个机会,让我能在这里和大家交流。今天,我将以一个比大家早几年经历中考,现在正在学习如何用工程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学长的身份,来和大家聊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