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辰家正堂,小念青在摇篮里睡得正香,偶尔咂咂小嘴,引得围坐在旁的人频频注目,脸上都带着温柔的笑意。
“这小家伙,真是越看越爱人。”谭令柔轻轻摇着摇篮,语气里满是慈爱,“眉眼像雪茹,清秀,这鼻子嘴巴,倒有几分柱子的倔强神气。”
娄振华端着茶杯,目光温和地落在小念青身上,笑道:“念青,好名字。念祖承志,青出于蓝。”
陈雪茹笑道:“娄叔叔、谭阿姨过奖了,只盼着她平平安安长大就好。”
正闲话间,院门外传来朗朗的说笑声,中气十足,一听便知是郎爷。
紧接着,另一个略显低沉却自带威严的声音响起,正是田爷。
屋内众人闻声,立刻纷纷起身。
吕辰快步迎了出去,娄振华也整理了一下衣襟,神色间带上了一丝敬重。
“郎爷!田爷!您二老怎么一块儿来了?快请进!外面冷!”吕辰将两位老爷子让进院里。
郎爷依旧是一身半旧棉袍,围巾随意搭着。
田爷则穿着一件深色呢料中山装,头发梳理得一丝不苟,虽面容清癯,但那股子不怒自威的“爷”劲儿丝毫不减。
“听说雪茹给何家添了个千金,我们两个老家伙岂能不来看看?”郎爷哈哈笑着,目光先投向迎出来的娄振华,“哟,振华也在?好好好,今儿个真是巧了,热闹!”
娄振华赶紧上前一步,微微躬身,执礼甚恭:“郎老,田老,您二老安好!小侄不知您二位今日驾临,有失远迎,恕罪恕罪。”他这番做派,全然是对待父辈的尊敬。
田爷摆了摆手,语气平淡:“振华不必多礼,我们就是来看看孩子。”
他的目光随即落在何雨柱和陈雪茹身上,尤其是在陈雪茹脸上停留片刻,微微颔首,“雪茹丫头,气色不错,月子要坐好,别落下毛病。”又看向何雨柱,“柱子,当爹了,更得稳重。”
何雨柱和陈雪茹连忙应声:“是,田爷放心,我们记下了。”
田爷走到摇篮边,低头端详着酣睡的小念青,脸上难得地露出一丝柔和。
他从怀里掏出一个小巧的锦盒,打开来,里面是一枚白玉璜。玉质温润如脂,雕工古拙大气,透着一股高古之气。
“小丫头,初次见面,田爷爷没什么好东西,这枚玉璜,还算干净,给你戴着玩吧。‘半璧为璜’,寓意吉祥,佑你一生平安顺遂。”田爷说着,将那枚玉璜系在襁褓带上。动作轻柔,与他平日形象大相径庭。
陈雪茹和何雨柱连声道谢,他们知道田爷出手绝非凡品,这枚玉璜的价值且不说,这份心意就重如山。
郎爷在一旁笑眯眯地看着,这时也从袖筒里摸出一本线装书,书页泛黄,但保存完好。“我呢,是个粗人,没田老哥那些古玩玉器,就捯饬点旧书。这本《三字经》,是前清的一个精刻本,给咱们小念青启蒙正合适。‘人之初,性本善’,盼着她明事理,知善恶。”
这本《三字经》显然也是郎爷精心挑选的,意义非凡。
吕辰赶紧双手接过,代小念青谢过郎爷。
两位老爷子送了礼,又被让到上座,陈婶重新沏了热茶。
娄振华陪着说话,态度始终恭敬。
谭令柔也轻声细语地问候二老身体。
聊了一会儿家常,郎爷笑道:“振华,你难得回来一趟。小辰也是个有见识的。咱们几个老的少的,别在这儿扰了雪茹休息,去书房聊聊?让晓娥给我们沏壶好茶。”
田爷也微微颔首,表示同意。
娄振华自然求之不得,吕辰也连忙应下。
于是,郎爷、田爷、娄振华、吕辰四人移步书房,娄晓娥乖巧地跟进去烹茶伺候。
五人围炉而坐,娄晓娥熟练地烫杯、洗茶、冲泡,动作优雅从容,一看便是常做此事。
郎爷呷了一口茶,看向娄振华,语气带着些许感慨:“振华啊,这次出去,感触良多吧?香港那地方,听说繁华得很,但也龙蛇混杂。”
娄振华放下茶杯,正色道:“回郎老的话,确实如此。那里是自由港,商业兴盛,物质极大丰富。但繁华背后,是殖民统治,是资本的冷酷。贫富悬殊,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并非虚言。在那里,更觉国家独立自主之不易。”
田爷缓缓开口,声音低沉:“你娄家,自你祖父那一辈起,便是实业兴邦的典范。光绪年间创办娄氏织布局,引进西洋机器,抗衡洋布,那是何等的魄力。到你父亲娄明远先生手上,更是将家业扩展到矿业、炼钢,虽历经动荡,始终秉持‘实业救国’之志,在京津两地,谁不敬重一声‘娄公’?”
郎爷接过话头,语气中带着毫不掩饰的敬重:“是啊,明远兄为人刚正,急公好义。当年办学、修路、赈灾,出钱出力,从不后人。便是对咱们这些搞故纸堆的,也常予资助。他常说,‘文物乃民族之魂,不可轻弃’。振华,你继承父志,在民族工业领域深耕,又能审时度势,顾全大局,颇有乃父之风。你父兄两代,于国于民,皆是有功之人。”
这番对娄家往事的追述和评价,出自郎爷、田爷这等身份超然、眼界极高的人物之口,分量极重。
娄振华听得心潮起伏,眼圈微红,连忙欠身道:“二位世叔过誉!先父与先兄所为,乃实业家之本分,不敢当‘有功’二字。小侄唯有兢兢业业,恪尽职守,方能不负先人教诲,不负时代所托。”
吕辰在一旁静静听着,心中也对娄家有了更深的理解。
吕辰心念一动,想起娄晓娥那部倾注心血的书稿,心中升起一股为爱人骄傲、也想在两位高人面前显摆一下的念头。
他起身来到书架上,抱来一个檀木盒子,放在书桌上。
吕辰打开盒子,取出厚厚一沓手稿,封面上是娄晓娥娟秀的字迹——《道缘仙踪》。
“郎爷,田爷,娄叔叔,”吕辰将书稿双手奉上,脸上带着几分得意。
“这是晓娥课余时间写的一部小说,是关于咱们中国仙侠的故事。倾注了晓娥许多心血,自觉还有些意趣,请您二老和娄叔叔指点一二。”
“哦?晓娥写的?”郎爷和田爷都露出了惊讶的神色。
娄振华更是意外地看向女儿,他只知道女儿喜欢文学,却不知竟已默默完成了如此创作。
娄晓娥见众人目光齐聚自己身上,脸颊顿时飞起两抹红霞,有些羞涩地低下头,手指无意识地绞着衣角,但眼神中亦有着难以掩饰的期待。
她轻声补充道:“只是平日胡乱写写,文笔稚嫩,让各位长辈见笑了。”
娄晓娥脸颊微红,有些羞涩,但眼神中亦有着期待。
郎爷率先接过书稿,翻看了几页,起初只是随意浏览,但很快,神色就变得专注起来。
田爷也凑近观看,书房里一时只剩下书页翻动的沙沙声。
随着阅读的深入,两位老爷子的表情越来越精彩。
郎爷时而捻须点头,时而拍案叫绝:“好!这文笔,清丽脱俗!这构思,奇崛宏阔!‘碧落秘境’、‘九幽玄刹’,想象力非凡!人物刻画,有情有义,道心坚定!好一个《道缘仙踪》!”
田爷虽沉默寡言,但眼中精光闪烁,显然也被深深吸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