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娄晓娥毫不犹豫,眼神坚定,“只要有这个框架,有你支持,再长我也愿意写下去!”她已完全爱上了这个由她与吕辰共同“孕育”的故事雏形。
“那就这么说定了。这本仙侠题材的,名字我们可以慢慢斟酌,主要由你来创作。”吕辰说道,“至于我嘛,我也手痒,想另外写两本。”
“你还要写两本?”娄晓娥惊讶地睁大了眼睛。一个人同时构思三个长篇故事?这是何等惊人的精力与想象力?
吕辰点点头,既然决定要写,不如就把想写的都写出来。他早有此意,只是之前一直忙于各种事务。
“一本是设定在西方背景下的故事。”他开始描述第二个构思,“那个世界没有真气修仙,但有另一种叫做‘魔法’的超凡力量,通过精神力引导天地间的元素能量,形成各种法术。还有锻炼肉身、掌握斗气的骑士,信仰神明获得神术的牧师,擅长隐匿和刺杀的盗贼,能与自然沟通的德鲁伊……”
他简要介绍了西幻世界常见的职业体系、贵族爵位制度,以及类似佣兵公会、魔法师公会等组织架构。“这个故事可能更侧重于冒险、战斗、王国争霸以及不同种族和文化之间的碰撞。”
娄晓娥听得入神。吕辰的思维轻易跨越不同文化背景,构建出截然不同却又各自逻辑自洽的幻想世界。这本西幻小说,听起来又是另一种波澜壮阔。
忽然,娄晓娥压低声音道:“可是,吕辰,写这样的小说会不会……不好?”她用手指了指天。
吕辰轻笑道:“我们不宣扬,偷偷地写。写好后,请娄叔叔拿到那边出版,说不定还能赚些钱,帮衬娄叔叔呢。我都想好了,我这本连英文版也写出来,到时候狠狠赚资本主义的钱,说不定还能帮国家赚外汇。”
娄晓娥闻言,立刻激动起来:“太好了,吕辰,我们好好写,帮助爸爸,帮助国家赚外汇!”她一直想为父亲分忧,如今有了这样的机会,恨不得立刻行动。
“那另一本呢?”她迫不及待地问,想知道吕辰还能带来怎样的惊喜。
“另一本,”吕辰神色稍显郑重,“我想写一本关于我们自身神话根源的书。不是《西游记》或者《封神演义》那样的故事,而是试图构建一个更加宏大、更加古老的‘洪荒’史诗。”
他目光投向窗外,仿佛在追溯某种极其悠远的气息:“从混沌未开,盘古如何开天辟地、身化万物讲起……历经混沌魔神残念所化的凶兽肆虐天地(凶兽大劫),到龙、凤、麒麟三族称霸洪荒却又因大战而衰落的时代(龙汉初劫),再到道魔相争、仙道确立(魔道之争)……然后是妖管天、巫掌地的漫长岁月,以及两族不可避免的惨烈大战,如何导致天地倾覆,人族在其中艰难诞生并寻得一线生机(巫妖大劫)……再到后来天庭确立,商周更迭引发的仙神卷入凡尘的杀劫(封神之战)……直至天地灵气渐消,进入末法时代……”
吕辰的声音低沉而舒缓,宛如吟诵一首古老而苍凉的史诗。他勾勒出的这个“洪荒流”体系,格局之宏大、底蕴之深厚、时间跨度之悠远,远远超过了前两个构思,带着一种创世与劫难的沉重宿命感。他还简要提到了从练气到混元圣人的仙道修炼体系构想。
娄晓娥已经完全听呆了。她从未想过,那些散见于古籍传说、看似互不关联的神话碎片,竟可以被整合成一个如此庞大、严谨、自洽且波澜壮阔的史诗框架!这不仅仅是在写小说,更像是在用一种充满想象力的方式,重新诠释和构建华夏文明的古老神话谱系。
“这……这太宏伟了……!”良久,娄晓娥才喃喃道。她被这个构想的磅礴气势彻底震撼,“吕辰,你这本《洪荒》,如果真的写出来,恐怕会惊世骇俗。”她下意识觉得,这本书的意义可能远超一般的文学作品。
吕辰笑了笑,明白她的意思。《洪荒》的概念在这个时代确实太过超前和新颖。他写这个,一方面是出于个人兴趣和对前世某些文学流派的致敬,另一方面,也是想以一种独特的方式,为自己身处的这个文明留下一点不一样的注脚。
“所以这本得慢慢写,不着急。”吕辰说道,“重点是先把你那本仙侠故事写好。我的西幻和洪荒,可以同步进行,但优先级放在后面。”
娄晓娥用力点头,感到一种巨大的动力和一丝压力。吕辰将如此重要的仙侠题材交给她主笔,她绝不能辜负这份信任与期待。
“那我们说好了,”娄晓娥伸出手指,像个孩子一样想要拉钩,“每个周末都去我家书房,互相看对方的稿子,提意见,不准偷懒!”
吕辰被她孩子气的动作逗笑了,也伸出小指勾住她的:“好,说定了,那里就是我们的创作基地。”
从那个周末开始,娄晓娥家的书房就成了他们固定的“创作工坊”。
娄晓娥文思泉涌,沉浸在仙侠世界里,尽情挥洒着自己的才情。她笔下的女主角清丽脱俗,性格坚韧又不失温柔,她的成长历程既有奇遇的惊喜,也有修炼的艰辛,更交织着与同门、友人之间真挚动人的情感。她的文笔优美流畅,将修仙世界的云山雾海、仙家气派描绘得如梦似幻,又将人物内心的细微变化刻画得淋漓尽致。每写完一章,她都会迫不及待地拿给吕辰看。
吕辰则同时推进着他的两本巨着。西幻小说《风元历》写得相对轻松畅快,充满了冒险的激情和异域的风情。而《洪荒》则写得异常缓慢,每一个重大事件的描述,每一个上古大能的登场,他都力求营造出那种苍茫、古老、神圣而又残酷的独特韵味。他参考了大量古籍中的只言片语,将其融入自己的体系,使得这个虚构的洪荒世界仿佛真的拥有着厚重无比的历史沉淀。为此,郎爷家书房几乎被他翻遍,惹得郎爷好几次吹胡子瞪眼。
每次见面,他们都会交换手稿,进行热烈的讨论。
“晓娥,这一章里女主角面对危机时的心理转变写得非常好,但我觉得可以再增加一点她对天地灵气的感悟,这样和她后续的突破更能呼应。”
“吕辰,你这个精灵种族的设定太美了!但是他们的礼仪是不是可以参考一下《周礼》中的一些概念,进行一些东方化的改良,显得更独特?”
“晓娥,这个地方的景物描写稍微有点冗长,可能会影响节奏,可以适当精简,把空间留给接下来的冲突。”
“吕辰,《洪荒》里道祖鸿钧讲道这一段,气象是够了,但三千紫霄客的反应可以更多元一些,突出大道难求、各有缘法的感觉。”
他们既是彼此最忠实的读者,也是最苛刻的评论家。思想的碰撞常常激发出新的灵感火花,让作品变得更加完善。娄晓娥在吕辰的指导下,叙事结构和大局把控能力飞速提升;而吕辰也从娄晓娥细腻的情感描写和优美的文笔中获益良多。这种共同创作、相互扶持的过程,让他们的关系在恋情之外,更增添了一份知己般的默契与深度。
时光在笔尖的沙沙声和偶尔的低语中悄然流逝。窗外,蝉鸣来了又去,树叶渐渐染上秋色。书房里始终温暖而安静,仿佛一个独立于外界喧嚣的象牙塔,庇护着两个年轻人蓬勃的创作热情和他们对未来无尽的想象。
娄晓娥的仙侠小说字数稳步增长,情节愈发引人入胜。吕辰的《风元历》完成了初稿,正在进行英文版的创作,《洪荒》也积累了相当可观的篇章。写作本身带来的快乐和满足,以及彼此分享的这个过程,早已超越了最终的结果。
这不仅仅是在创作小说,更是在编织梦想,构筑一个属于他们两人的、充满文字与想象的精神世界。在这个世界里,他们是共同的创造者,也是最懂彼此的同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