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完信,吕辰仔细封好,连同那张未兑现的7000元汇款单,一起塞进了信封。拿着信,径直去了街道办。
刘干事正埋头整理文件,抬头就看见吕辰进来,眉头习惯性地就蹙了起来,实在是吕辰太能折腾了,“败家”花样不少。
“刘干事,”吕辰把信封放在桌上,语气平静,“又来麻烦您了。”
刘干事狐疑地拿起信封看了看落款:“人民美术出版社?又是稿费?这次多少?”他抽出里面的汇款单和信,当看到“柒仟元整”时,眼珠子差点瞪出来,手指都有些哆嗦。再展开那封回信,快速扫过内容,刘干事脸上的惊愕慢慢变成了难以置信的动容。
“小辰,你,你这是?”刘干事的声音有些发干,这败家败得太彻底了,他指着信,“七千块!还有后续所有分成!你,你都捐了?捐给烈属?”
“嗯,”吕辰认真点点头,“刘干事,上次捐那一千块,您帮我办得很好。这次数额更大,后续还有,我怕出版社那边操作起来麻烦,也担心钱不能精准送到最需要的人手里。所以还得麻烦您,通过咱们街道办或者区里,把这笔钱,还有以后连环画的稿费,都用在帮扶困难烈属上。就像我在信里写的,优先照顾有孩子上学和老人要养的。”
刘干事一时百感交集。上次一千块,他还能勉强理解为一时冲动或觉悟。可这次是七千块!在这个一分钱恨不得掰成两半花的年代,七千块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可以买下好几套像样的院子!意味着一个人几十年都花不完的工资!更别说他主动放弃了未来源源不断的分成!
这是什么“败家子”,这简直就是大善人,刘干事只觉得一股热流涌上眼眶,他用力拍了拍吕辰的肩膀,声音带着一丝哽咽,郑重道:“好!好孩子!有觉悟!有这份心,你爹在天之灵,也会为你骄傲!你放心,这事包在我身上!我亲自盯着,一定一分不少、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地送到最该拿的人手里!街道办、区里,都会给你一个交代!”
刘干事立刻拿着信和汇款单去找了街道办的彭主任。彭主任看完,同样震惊不已,感慨万分。这样的事迹,在这个提倡奉献、学习英雄的时代,无疑是最闪光的典型。他当即指示刘干事,不仅要办好捐赠,更要郑重其事地表彰吕辰的这份赤诚与担当。
第三天上午,刘干事特意来到甲五号院,请吕辰去一趟街道办。吕辰以为只是办理捐赠手续,没想到一进街道办的会议室,里面已经布置得颇为庄重。
长条会议桌铺着红布,街道办彭主任、刘干事都在,还有两位穿着整洁军装、神情肃穆的同志。其中一位年长些的军官,肩章显示他是区武装部的干部。
“吕辰同志来了!”彭主任热情地招呼他坐下,亲切的笑道“快坐。今天请你来,一是正式完成你那笔意义重大的捐款交接,二是区武装部和咱们街道办,要对你这位优秀烈属子弟进行表彰!”
彭主任首先代表街道办,高度赞扬了吕辰两次将巨额稿费无私捐赠给烈属的崇高行为。
接着,区武装部的那位干部同志也发表了讲话。他追忆了吕铁锤烈士的功绩,肯定了吕辰作为烈士后代所展现出的优秀品质。
在庄重而热烈的气氛中,捐赠仪式正式开始。刘干事将代表那7000元稿酬的凭证,以及后续捐赠的委托书,郑重地交到了彭主任手中。彭主任则代表街道和受助烈属,向吕辰深深鞠躬致谢。
紧接着,是表彰环节。武装部的同志走到吕辰面前,双手捧起一块崭新的、擦得锃亮的黄铜色牌子。牌子上方是鲜艳的红五星,下方清晰地镌刻着六个大字:
优秀烈属之家!
“吕辰同志,”武装部同志声音洪亮,“经区武装部研究决定,授予你家‘优秀烈属之家‘光荣称号!这是对你父亲功绩的铭记,也是对你高尚行为的表彰!希望你珍惜荣誉,再接再厉!”
吕辰双手接过沉甸甸的牌子。武装部同志又拿出两样东西:一个半旧的、磨得发亮的军绿色帆布水壶,上面还隐约可见部队的编号烙印;还有一个小本本。
“这个水壶,”武装部同志将水壶递给吕辰,“是一位老同志用过多年的,他听说你的事迹后,特意托我们转赠给你。他说,军人的水壶,装着的不只是水,更是行军路上的信念和战友间的情谊。希望你能带着这份信念继续前行。”
吕辰抚摸着水壶粗糙的表面,仿佛能感受到它承载的风霜和温度。
“这张是‘军属医疗证‘,”武装部同志最后递上那个小本本,“持此证,你本人及亲属在区属医院和指定诊所就诊,可享受优先和一定的费用减免。这是组织上对优秀烈属家庭的一点关怀。”
仪式结束,彭主任、刘干事和武装部的同志再次与吕辰握手。彭主任感慨道:“小辰啊,你这两次捐款,数额巨大,意义非凡!区里领导都知道了,非常重视!这块牌子,这个水壶,这张卡,分量都不轻啊!这是荣誉,更是责任!好好干!”
吕辰抱着那块“优秀烈属之家”的牌子,口袋里装着那个小小的医疗本,手里紧紧攥着那个饱经沧桑的军用水壶,一身轻松的走出了街道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