柜子下层,整齐地码放着几个麻袋。他解开一个,里面是些麦子。再解开一个,是小米。还有半袋玉米碴子,一袋晒干的红薯干。粗略估计,光粮食就有一百五六十斤!旁边还有几个小布袋,装着豆子、花生和一些晒干的野菜。角落里,堆着几十个表皮光滑的土豆和几颗大白菜。
这些粮食,省着点吃,足够他一个人吃上三四个月!吕辰心中一定,有了这些粮食打底,加上空间,他的底气足了很多。
他从炕席下摸出一把钥匙,打开了柜子上层一个带锁的小木匣。里面是父亲的遗物:一套洗得发白的旧军装、一个军绿色有些掉漆的行军水壶、一把用油布包着“王八盒子”手枪、一把带鞘的长刀、两枚军功章、十几个“袁大头”、一捆用麻绳扎好的钞票。
他的目光落在那把战刀上。刀柄包着厚厚的包浆,显然是经常使用,抽刀出鞘,寒光凛冽,刃口保养得极好,没有任何锈迹。脑海里突然亲过父亲在昏暗油灯下默默擦拭它的情景。
吕辰的喉咙有些发哽,手指无意识地抚过冰冷的刀身,一种源自血脉的敬仰和沉重的使命感涌上心头。他深吸一口气,低声却坚定地说:“爹,你放心。我一定会好好活下去!活得比谁都好!”
他拿起那捆钞票仔细点了点,厚厚一沓,2371元(为方便阅读,本说以第二套人民币为计量单位)。在这个普通工人月薪几块钱到十几块钱的年代,这无疑是一笔相当可观的积蓄!是父亲用命换来。他抽出71块揣进怀里作为近期用度,将剩下的连同银元、军功章、手枪和木匣一起,郑重地收进了农场空间。
在这个年代,有了粮食就有底气,吕辰走到存放种子的角落,找出春耕剩下的种子:约莫两三斤稻种,一两斤麦种,七八个老玉米棒子,还有一些瓜果蔬菜种子(土豆、黄瓜、豆角、白菜、萝卜等)。
“开干!”
他拿起锄头,心念一动,身影消失。第一次置身空间,脚下是松软肥沃的黑褐色土地。他迫不及待地举起锄头,朝着湖边那块平地挥下。锄头轻松没入土中,抓起一把泥土打量,黑得发亮,细腻湿润,仿佛能攥出油来!
“黑土地!”他再次确认,心中狂喜。
这可是一把能攒出油的黑土地啊,打个哆嗦都能长出小人人来的黑土。
吕辰立即化身勤劳的农夫,将带来的种子分类种下:半亩玉米,半亩小麦,土豆、白菜、豆角等瓜果蔬菜也各自占据了一小块地盘。
种完地,身上沾了些泥土。来到空间的小湖边,看着这片巨大的水域,湖水清彻见底,一眼就能看见四五米深处水下的石头。
这可都是纯净水啊,这要是落到资本家手里,还不卖翻了,但是现在,洗了个澡貌似不错!
他脱衣入水,冰凉的湖水包裹身体,洗去尘埃和疲惫。清洗完毕,双畅游了一圈,只觉浑身轻松,这具身体的活力仿佛被空间的水唤醒,充满了干劲。
从空间出来,吕冰才开始打量这个家,这是个典型的光棍窝,三四间房子,院子里放了个大磨盘,各种农具还算结实,简单的锅瓢碗盏。
之后吕辰开始收拾小院,清理垃圾、打扫尘土、规整家具器皿,忙得灰头土脸。
收拾打扫完小院,已经天黑,躺在坑了,吕辰在心里打算着以后的生存计划,这可是建国初期,苦日子还长着呢,他决定先将空间改造,种满粮食,这才是这个时代生存的底气。
种点什么呢,稻米不能少,还得种点粗粮养牲口、蔬菜瓜果都要种,这些可以在村子里找幼苗,张三婶家就有桃树、李癞子家有核桃树,隔壁村还有棵大梨树……
他又想起怎么改造,山坡上要种树种草,放养牲口家禽也不错,湖泊里养点水产,鱼虾都要有,大王八也要养上几只,不知道能不能找到大闸蟹,还要放养点鸭子……
那十亩平地要围起来,别让牲口给祸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