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古汉语常用字字典故事 > 第1章 第2章 芭pā,“拂桐芭”

第1章 第2章 芭pā,“拂桐芭”(1 / 2)

芭pā,通“葩”。花。《大戴礼记·夏小正》:“拂桐芭。”(拂:拂拭。)

我们来深入解析《大戴礼记·夏小正》中“拂桐芭”这一记载。这句简洁的文本背后,蕴含着一部古老的历法,以及华夏先民与自然同频共振的智慧。

故事原文、注释及翻译

·原文:

三月:参则伏。摄桑。委杨。?羊。?则鸣。颁冰。采识。妾子始蚕。执养宫事。祈麦实。拂桐芭。

>(节选自《夏小正·三月》)

·关键注释:

·拂:轻轻擦拭、拂拭。在这里引申为触碰、轻抚,形象地描述了梧桐花蕾初绽、仿佛被春风拂开的动态。

·桐:指梧桐树。

·芭:这是一个通假字,同“葩”,意为花、花蕾。因此“桐芭”即“桐葩”,就是梧桐树的花。这与唐诗中“芭叶”指芭蕉叶不同,需注意区分。

·白话翻译:

到了三月:参星在黄昏后隐没不见。整理桑树。杨柳茂盛地垂下枝条。喂养羊群。麋鹿开始鸣叫。官府分发冰块。采摘草药。妇女和孩子们开始养蚕。专心从事蚕室的工作。祈祷麦子能结出饱满的颗粒。这时候,梧桐树也开始绽放它的花朵。

着作介绍

《大戴礼记》与《夏小正》

·《大戴礼记》:又称《大戴礼》,是西汉礼学家戴德编选的一部儒家经典汇编。它和其侄戴圣编选的《小戴礼记》(即今通行的《礼记》)齐名,但后来《小戴礼记》影响更大,《大戴礼记》则一度散佚不全。

·《夏小正》: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一部月令式历书,被认为是夏代历法的遗存,因此冠以“夏”名。它由戴德收录进《大戴礼记》中,得以流传至今。其内容极其古朴简洁,按一年十二个月份,记载了每个月的星象、物候、气象以及相应的农事、政事活动。

内容介绍

《夏小正》的核心内容是构建了一个“天文-物候-农事”三位一体的生活指南。

1.星象坐标:通过观察黄昏和清晨时特定星辰(如参星、北斗等)的位置变化,来确定月份,如同在天空中树立了一个个时间坐标。

2.物候信号:记录自然界中动植物的周期性现象,作为更具体、更贴近地面的“活日历”。例如:

·正月:启蛰(冬眠动物苏醒)、雁北飞、田鼠出

·二月:剥蝉(剥鳝鱼皮,用于祭祀)、昆蚩(小虫开始活动)

3.生产活动:根据星象和物候的指示,安排相应的农业生产和国家治理。

·农业:摄桑(整理桑树)、祈麦实(祈祷麦收)、种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