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古汉语常用字字典故事 > 第5章 第11章 鳌áo,“故鸟兽不厌高,鱼鳌不厌深”

第5章 第11章 鳌áo,“故鸟兽不厌高,鱼鳌不厌深”(1 / 2)

鳌áo,传说中海里的大鳖。《庄子·庚桑楚》:“故鸟兽不厌高,鱼鳌不厌深。”

我们来深入解析《庄子·庚桑楚》中“故鸟兽不厌高,鱼鳖不厌深”这句充满东方智慧的寓言。

一、原文、注释与翻译

原文节选:

老子曰:“……夫函车之兽,介而离山,则不免于网罟之患;吞舟之鱼,砀而失水,则蚁能苦之。故鸟兽不厌高,鱼鳖不厌深。夫全其形生之人,藏其身也,不厌深眇而已矣。”

注释:

·函车之兽:口能含车的大兽。“函”,容纳。

·介而离山:单独离开山林。“介”,独,一个。

·砀而失水:因潮汐激荡而搁浅在岸上。“砀”,同“荡”,水流激荡。

·不厌:不满足,不嫌弃。此处引申为“力求”、“唯恐不”。

·深眇:深远、幽邃。“眇”,通“渺”,遥远。

翻译:

老子说:“……那口能含车的巨兽,如果独自离开深山,就不能免于罗网的灾祸;能吞下船只的大鱼,如果被冲荡出水而搁浅,连蚂蚁都能使它受苦。所以,鸟兽不嫌山高,唯恐不高;鱼鳖不嫌水深,唯恐不深。那些想要保全形体和生命的人,隐藏自己的身体,也唯恐不够深远幽邃啊。”

二、创作背景与思想脉络

1.篇章定位:《庚桑楚》是《庄子·杂篇》的首篇,主要论述如何通过修身养性来保全生命、领悟大道。主人公庚桑楚是老子的弟子,一位得道的隐士。此段是老子在教导庚桑楚的弟子时所说的话。

2.战国的生存困境:庄子生活在战国中期,这是一个社会剧变、战乱频仍、人命如草芥的时代。士人如何在这个危机四伏的世界上安身立命,是一个极其紧迫的现实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