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àn,(喻)政治黑暗。洪秀全《原道醒世训》:“乱极则治,暗极则光。”
洪秀全的《原道醒世训》是太平天国运动的重要文献之一,其中“乱极则治,暗极则光”这句充满辩证智慧的名言,凝聚了中国传统哲学思想。以下是整理的详细解析。
《原道醒世训》核心段落
“乱极则治,暗极则光,天之道也。于今夜退而日升矣,惟愿天下凡间我们兄弟姊妹,跳出邪魔之鬼门,循行上帝之真道,时凛天威,力遵天诫,相与淑身淑世,相与正己正人,相与作中流之砥柱,相与挽已倒之狂澜。行见天下一家,共享太平。”
原文与注释翻译
1.原文节选与翻译
原文白话翻译
乱极则治,暗极则光,天之道也。混乱到了极致就会走向安定,黑暗到了极致就会迎来光明,这是宇宙的自然规律。
于今夜退而日升矣,如今黑夜即将退去,黎明就要到来,
惟愿天下凡间我们兄弟姊妹,只愿人世间的所有兄弟姐妹,
跳出邪魔之鬼门,循行上帝之真道,都能挣脱邪魔的罗网,遵行上帝指引的正道,
相与淑身淑世,相与正己正人,共同努力修养自身、改善世界,一起端正自己、教化他人,
相与作中流之砥柱,相与挽已倒之狂澜。共同成为时代的中流砥柱,携手挽回已经倾覆的狂澜。
2.重点词汇解析
·乱极则治,暗极则光:体现了物极必反的哲学思想。“极”指达到顶点;“治”指安定、有序的状态。
·天之道:指宇宙间的基本规律、自然法则。
·夜退而日升:比喻黑暗时代即将过去,光明时代将要来临。
·邪魔之鬼门:指清朝的封建统治和传统儒家思想,洪秀全将其视为邪魔的领域。
·上帝之真道:指洪秀全所理解的基督教教义,以及他创立的拜上帝会的信仰体系。
·淑身淑世:“淑”意为使之美好;即修养自身,改善世界。
·中流之砥柱:比喻在艰难环境中能担当重任、支撑危局的人。
·已倒之狂澜:比喻已经失控的严重局势或危机。
创作背景与作者
1.时代背景与创作动机
《原道醒世训》写于1845-1846年间,此时中国正处于历史转折点:
·社会矛盾尖锐:清朝统治腐朽,土地兼并严重,大量农民流离失所
·民族矛盾深化:鸦片战争(1840年)后,西方列强侵入,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
·民间反抗情绪高涨:白莲教起义、天理教起义等反抗运动此起彼伏
洪秀全在多次科举失败后,结合接触到的基督教传教资料,创立拜上帝会。《原道醒世训》与《原道救世歌》《原道觉世训》共同构成太平天国运动的理论基础,旨在唤醒民众,推翻清朝统治,建立理想社会。
2.洪秀全生平
洪秀全(1814-1864),原名洪仁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