盦ān,覆盖。《本草纲目·草部·续断》:“闪肭(nu)骨节,用接骨草叶捣烂盦之,立效。”(肭:残。)
我们一起来深入解析李时珍《本草纲目》中这条关于“续断”的珍贵记载。
一、原文与上下文
这条记载出自《本草纲目·草部》的“续断”条目下,是李时珍收录的一个具体药方。
原文选段(更完整的上下文):
【释名】属折(《本经》)、接骨(《别录》)、龙豆(《本经》)、南草。
时珍曰:续断、属折、接骨,皆以功命名也。
……(此处论述其药性、主治等)
【附方】
打扑损伤:用续断捣烂盦之。(《卫生易简方》)
闪肭骨节:用接骨草叶捣烂盦之,立效。(《本草纲目》)
二、注释
·闪肭(nu,或读nà):中医术语,也写作“闪挫”。指关节、肌肉因突然的扭转或牵拉而造成的损伤,类似于现代的急性扭伤、挫伤。“闪”指突然转动,“肭”指挫伤。
·接骨草:此处即指“续断”本身。因其有续接筋骨的功效,故得此别名。
·捣烂:用工具将药物舂碎或砸烂,使其成为糊状。
·盦(ān)之:“盦”字的本义是覆盖,在这里指将捣烂的药物外敷在患处,是一种常见的中医外治法。
·立效:立刻见效,形容药效迅速。
三、翻译
对于因闪挫导致的关节筋骨损伤,采摘续断的叶子,将它捣成烂糊状,外敷在受伤的部位,能够立刻见效。
四、着作介绍
·《本草纲目》:由明代李时珍编撰的一部划时代的药物学巨着,被西方誉为“东方医药巨典”或“中国古代的百科全书”。
·内容与价值:
·规模宏大:全书共52卷,收录药物1892种,其中新增药物374种。
·体系科学:采用了“从微至巨”、“从贱至贵”的全新分类系统,将药物分为水、火、土、金石、草、谷、菜、果、木、服器、虫、鳞、介、禽、兽、人共16部60类,体现了先进的生物学思想。